“上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不少人不知道的是,“上环”这事儿并不是一劳永逸,这种特殊的医疗器械一旦置入健康人体,不可避免会存在相应的风险。
近段时间,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妇科就开展了两场因节育环引发的手术。
节育环能节育,也可能导致子宫穿孔
32岁的李女士(化名),因带环怀孕,于外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取环失败后来到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妇科就诊,行超声提示宫内异常,有混合回声,节育环已经穿透子宫浆膜层,取环之行刻不容缓。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妇科主任王曙光团队结合患者情况,实施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开启了一场“寻环之旅”。
术中,腹腔镜见子宫前位略大,形态规则,子宫后壁与肠管及大网膜粘连,切开粘连带,可见节育器一端,但另一端在哪里呢?
待将另一侧粘连带也切开后,才发现节育器两端均穿透子宫浆膜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环长到肉里面了”!手术团队切开子宫肌层,将“V”环完整取出。
腹腔镜手术后,进行了宫腔镜检查,见宫内残留部分妊娠组织,予行刮宫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天顺利出院。
“走错路”的节育环,竟然长出了“膀胱结石”
患者杨女士(化名)今年45岁,带环已经8年了,前段时间因需要更换节育器在外院就诊,术中取环失败后来到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妇科就诊就诊。
经检查显示,宫颈口见部分节育器。都能看见环了,怎么还会取环失败呢?
王曙光团队给杨女士进行了相关检查,超声提示:宫内节育环异位至膀胱并诱发形成膀胱结石;CT检查结果更清楚显示:节育环一端穿透膀胱,另一端附着直径约1cm结石。
随后,立即联系泌尿外科庞鹏副主任医师,先行腹腔镜+膀胱镜手术。
术中,腹腔镜探查盆腔未见明显异常;膀胱镜下可清楚的看到异位节育环一头被球形结石包绕,另一头位于阴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损伤膀胱,造成膀胱瘘,以及损伤盆腔内其他脏器,导致盆腔感染、肠梗阻、慢性腹痛等并发症。
妇科副主任医师庞鹏在膀胱镜下率先取出结石。紧接着,王曙光用骨科剪将节育环臂剪断,从膀胱和阴道将异位的环分别取出。
手术非常顺利,患者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3天后康复出院。
【知多D】
什么是节育环?
节育环在临床中称为“宫内节育器”,它的正常位置应置于子宫底部中央,通过放置一个小型的塑料或金属环,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不同节育环的使用期限通常为5-20年不等。
宫内节育器异位一般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腰骶部酸痛等不适。
但随着时间推移,若节育器穿透子宫,包埋或侵入周围器官,比如肠管,有可能造成肠穿孔、肠梗阻、脓肿形成或腹膜炎等,应尽快手术取出。
如果怀疑有宫内节育器移位至子宫外的患者,经腹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直观地观察节育器是否移位以及大致位置。
预防节育器异位的注意事项
1.根据育龄妇女自身条件,选择与宫腔大小、形态相匹配的IUD类型及型号。
2.不得在哺乳期、人流后马上放置宫内节育器,因为此时子宫肌层薄软,若手术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子宫穿孔、IUD异位,
3.上环后,有明显不适症状者,需立即取环或更换。此后要在一年内的1、3、6、12月做B超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除了关注B超检查结果,还需要关注自身的症状及妇科检查的结果。
4.绝经期妇女应及时取器,最好在绝经后6-12月内取出,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宫内节育器异位一经诊断,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及时取出,避免由于节育器异位至邻近脏器而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