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来临,近期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前往东莞市中堂医院眼耳鼻喉科就诊,其中有不少是因为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的患者。中堂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廷发建议,患者一旦明确病情,需及时干预,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现年12岁的小吴(化名),在中堂医院诊断为扁桃体伴有腺样体肥大。家长诉说,小吴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已经有好几年了,然而对于手术的风险,患者家长一直犹豫不决,直至这个学期在学校的宿舍休息时,被同寝室的同学投诉其鼾声严重影响其他人休息,家长才引起重视。
李廷发检查发现,小吴上颌骨前突、颚骨高拱、牙列不齐,已有了腺样体面容的外貌体征,在鼻内镜下检查发现已经明显肿大的腺样体,患者的睡眠呼吸明显受阻。
面对患者病情,李廷发予以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有效解决患者的上呼吸道堵塞问题。经过治疗,患者的张口呼吸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亦有效控制了其腺样体面容的进一步发展。从住院到出院总共只花了两天时间,患者家长表示满意。
据了解,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它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腺样体出生时即存在,出生后迅速增大,6-7岁达到最大,10岁开始萎缩,15岁左右时达成人状态,厚度占鼻咽腔的1/3。
李廷发表示,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者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医生提醒
一、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危害?
据了解,腺样体肥大的直接后果就是气道变窄,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
1.耳部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感、耳鸣及听力下降等问题。
2.鼻部反复鼻塞及流鼻涕,诱发鼻炎及鼻窦炎,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出现呼吸喘憋或呼吸暂停,危及生命。
3.咽部由于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夜间容易出现阵咳,并诱发气管炎、哮喘。
4.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咽的正常功能,造成用鼻呼吸困难。如果长期用嘴呼吸,会影响面部和牙齿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
5.全身症状腺样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时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的症状。
二、如何识别需要治疗的“呼噜娃”?
常见的腺样体检查方法包括鼻内镜、鼻咽部侧位片等无创检查。一旦明确病情,需及时干预,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如孩子鼻塞流涕、睡眠打鼾等症状不严重,不憋气,可在专业医师评估下,采用药物治疗。3-5岁的孩子因其处在生理性肥大期,本身腺样体承担着部分免疫功能,在没有经过系统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首选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慢性鼻塞、习惯性张口呼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或颌面部发育异常。
专家释疑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以后,孩子免疫力会降低吗?
扁桃体和腺样体作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术后会复发吗?
腺样体切除后,可能会复发,但几率很低。根据多项大样本临床随访观察研究,需要再次接受腺样体手术的概率不到2%。
手术需要忌口吗?
扁桃体全麻术后6小时可以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腺样体全麻术后6小时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如粥、馄饨等。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孩子咽部疼痛明显,可进食冰淇淋等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