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万江街道首个慈善超市示范点正式揭牌启用。万江街道公共服务办、万江慈善会、各社区民政干部及爱心企业、单位代表出席仪式。

据悉,“慈善超市”是由万江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万江慈善会、黄粘洲社区、润兴生活超市共同搭建,是一个集产品销售、救助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款物募集、慈善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爱心平台。
该超市以“传递爱心、传承慈善、助残扶困”为宗旨,借助商业超市自选商品的载体和运营模式救助万江辖内困难群众,让困难群众的需求得到精准对接,实现平台共建、空间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融。此外,该超市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捐赠和救助,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领域,延伸服务范围,提高居民参与度与关注度,努力营造“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社会氛围。
黄粘洲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慈善超市共选取了米、油、盐、酱、棉被、洗衣粉等15种生活日用品,爱心价相对于销售价,售价在4折至89折不等,价格十分惠民。该慈善爱心价只限于万江街道困难群众(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一二级残疾人)使用。

万江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表示,万江街道慈善超市示范点的正式揭牌标志着该街道慈善事业迈向新的征程,谱写新的篇章。慈善超市示范点顺利投入运营,将有效联动“慈善+社工+志愿”等资源为困难群体开展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得到更加便捷实惠的救助服务,便利社区居民就近奉献爱心传递关爱,以实际行动助力万江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
/延伸阅读/
慈善超市四大运营模式
购物模式。慈善超市采取“实体购物+社工代购+线上选购”的购物模式。其中,慈善超市可供群众现场选购,直接购买提货回家;慈善驿站便民服务点(各社工点)可通过社工定期与服务对象沟通预订采购清单,慈善超市定期供货配送到社工点,实现家门口就能购物;线上选购将通过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选配好的货物由商家进行选派,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爱心模式。慈善超市销售货物通过慈善爱心价给服务对象提供物美价廉的用品,该慈善爱心价只限于万江街道困难群众(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一二级残疾人)使用。
义卖模式。爱心商家、爱心人士等可向慈善驿站捐赠物资,所得的社会捐赠物资以市场成本价在慈善超市上架售卖,供广大群众“以购代捐”,所得善款用于提升慈善超市帮扶力度。
积分模式。慈善超市建立慈善积分累积和兑换模式,一是万江街道困难群众(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残疾人)可以通过注册莞爱志愿者、参与学习教育类志愿培训、参与志愿活动服务与志愿活动组织等四个渠道获得相应的慈善积分。二是莞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可获得相应的慈善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