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家医院成功开展首例角膜胶原交联术
东莞+ 2024-06-18 19:04:28

6月15日,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运用引进的交联系统,也是目前东莞唯一引进的交联设备,成功为一名圆锥角膜患者和一名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实施角膜胶原交联术,这是该院角膜交联技术的突破,在东莞该手术领域属于鲜有的成功案例。

医院角膜眼表科主任叶健章提醒,相关疾病患者及家属可留意,目前该项治疗已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角膜胶原交联术,为圆锥角膜患者送“光明”

蒙先生(化名),五年前无缘由视力持续下降模糊,在广州就医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并在当地行“右眼角膜交联手术”。为控制病情的进展,其还接受了“双眼角膜基质环植入术”,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近期双眼出现了流泪、异物感、畏光等不适感,到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经角膜眼表科主任叶健章检查发现,蒙先生双眼植入的基质环已经出现暴露,建议其双眼先接受“角膜基质环取出术”,后进行“左眼角膜胶原交联术”。

叶健章主任为患者行角膜胶原交联术

蒙先生于6月14日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用时20多分钟,术程顺利,目前术眼逐步恢复中。术后,他对治疗效果表示很满意,不用出莞即可手术,还能医保报销,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

叶健章介绍,医院首次引进交联系统,该系统是目前东莞唯一引进的交联设备。蒙先生的手术是该院首次运用交联设备成功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她提醒患者及家属:“该手术除了惠及圆锥角膜及部分感染性角膜病变患者,目前还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女孩角膜差点成“虫窝”,角膜胶原交联术避免角膜穿孔 

今年13岁的黄同学(化名)因佩戴角膜塑性镜(OK镜)用眼不卫生,导致左眼出现不适、红肿、视力下降,并伴有疼痛、畏光、流泪等一系列症状。叶健章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其左眼角膜存在阿米巴胞囊,确诊其为“棘阿米巴角膜炎”。该病难治疗,病情复杂,单纯靠药物治疗周期长,若不及时治疗或只能靠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为避免棘阿米巴原虫继续往角膜基质层“钻”,造成角膜穿孔等并发症而导致失明。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由叶健章为其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目前,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眼处于逐渐恢复中。

叶健章介绍,近年来,角膜胶原交联术在治疗严重感染性角膜病变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中通过紫外线直接诱导原体DNA损伤,核黄素则通过释放活性氧杀灭致病微生物,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同时加固角膜,防止病原微生物向深层浸润。这是该院顺利完成的第二例角膜胶原交联术。

角膜胶原交联术,为圆锥角膜等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角膜扩张性疾病,病情发展就像吹气球一样,角膜逐渐扩张变薄,临床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变凸,出现角膜高度不规则的散光,视力下降等症状。”叶健章介绍,较早期的圆锥角膜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或巩膜镜来减轻不规则散光、提高视力,但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圆锥角膜,就只能靠角膜移植治疗。

叶健章介绍,角膜胶原交联术可以延缓圆锥角膜进展,“必须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确定是否能手术,满足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并要尽快进行手术,给角膜‘加固’一层‘围墙’,以达到加固变薄的角膜,阻止圆锥角膜继续向外扩张、避免病情恶化。”

除圆锥角膜外,角膜胶原交联术还可应用于感染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如细菌、真菌、阿米巴等,以及边缘性角膜变性,角膜化学伤等可引起角膜变薄溶解的疾病的治疗,为角膜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文字:冯静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