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考管理系统统计的报名数据,今年在东莞参加中考人数8.4万人。中考生到底是上“普高”,还是上“职校”,已成为每个初中毕业生及家长面临的重要抉择。
时代早就变了,中高考并非人生唯一的“通行证”。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普高。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增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近日,东莞日报走进东莞市誉华职业技术学校,对话该校校长叶建明。看这所今年东莞唯一新增的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掌舵者对办学理念、育人模式、愿景描绘以及职教变革的思考。
问题一:在当前职业教育为国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服务的背景下,我们创办誉华职业技术学校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和布局?
叶建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东莞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
在这一背景下,东莞市教育局于2022年8月30日同意东莞市誉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筹设东莞市誉华职业技术学校,今年5月正式设立。
事实上,东莞市誉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投资教育办学有20年,旗下有多间学校和产业园。东莞市誉华职业技术学校为东莞市誉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自有资产,计划投资1.5亿元,办学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为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学校坐落于东莞市石龙镇,与东莞火车站为邻,和西湖公园相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师资一流,设备先进,致力建成一所高端、新型的现代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首年计划招生总数780人。为顺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和考虑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愿望目前设有艺术传媒、现代商务、智能制造3个系,开设6个专业招生。其中,数字影像技术150人、动漫与游戏制作150人、艺术设计与制作150人、计算机平面设计150人、航空服务30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150人。
问题二:您到誉华职校前,是东莞一所公办职校的副校长。近40年从教经验,从普高到职校,从一线教师到校长,对教育必然有自己感悟。您是否也会把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融入到誉华职校的管理中?
叶建明:过去我与很多家长交流,大家说不愿意孩子读职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职校的学风不行。要扭转这种社会的偏见,就要花十倍百倍的力气,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风气,让家长、学生们都认可,在职校也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只混一个文凭。
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将融合普高和中职两种教育管理模式,制定更为恰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让学校有更好的教风学风。
我们把“养成教育”打造成学校的品牌,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这既是中职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我们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培养:“听好课、读好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跑好操”是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扫好地”是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吃好饭、睡好觉”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穿好衣、刷好牙”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走好路”是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做好人”是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同时,我们会狠抓校风学风,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学知识,多练技能,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通过确立以实施“荣誉教育”为载体,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从而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生态。
问题三:作为一所新的职校,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有哪些?您在办学中将会怎样践行我们的办学理念以及体现办学特色的?
叶建明:学校恪守“高品质,严管理,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追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青年学子“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美梦成真。
为此,学校精心打造了三大特色优势,包括创新培养模式、重视升学教育、完善职业教育路径。
在创新培养模式上,畅通“文化+专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构建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坚持“升学与技能”并重,多方式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高水平升学,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在畅通升学教育上,重视职教高考、特长生培养、出国留学方向培养,开设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专班,帮助学生宽渠道升学,让有升学愿望的学生都能够到大学深造。
此外,完善职业教育路径,在职业技能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功能、灵活的发展方向、教育体系的完善、创新创业培养、社会需求适应性等方面也突显优势。
问题四:学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新思路?很多人认为,职校学生只要动手能力强就行,但您多次提出职校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继续教育,为什么您仍认为阅读、学业成绩很重要?我们又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土壤和条件去支撑他们的继续发展?
叶建明:中职学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新思路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让职业教育更有“学头”,我们做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一是,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实践“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强化基础、重视技能、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
二是,课程体系优化。在教学大纲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引下,系统构建涵盖思想政治、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实操等在内的课程体系。
三是,校企合作深化。推进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推动教学工作优化、提质。
四是,技能大赛登顶。建立校、市、省、国家四级技能大赛选拔机制,营造常态化的技能竞赛氛围。
在我看来,技能学好的前提,一定是对知识的深入把握。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我们更加需要高技能人才,厚实的学术基础将帮助学生未来走得更远。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练好技能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深造。
我们会非常注重家校合作加强。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保持家校高度一致,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业。
同时,全力帮助学生职教高考出彩。比如说,我们建立月考制度,及时摸清学生的学业状况,调整备考计划,保障技能人才升学通道的顺畅和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内涵建设创优同样重要。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课题承载、项目助推”等一系列举措,培养名师和优秀学生、形成成果,用优质师资为孩子护航。
问题五: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关注。作为一所新建职校,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如何?我们应该怎么走,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叶建明:东莞市誉华职业技术学校以“高端、优质、特色”为办学定位,秉持“以生为本,全心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学校将立足于东莞市及周边地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特色专业,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品牌。
学校将以“明德尚能,知行合一”为校训,坚持“升学与技能”并重,多方式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高水平升学,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未来,如何继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我们也做了5年规划。1-3年的短期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成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招生规模达到2500--3000人,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效应。3-5年的中期阶段,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到了5年以上的长期阶段,学校将以“强基础、创特色、树品牌”为核心,努力成为东莞市及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将用高质量的办学,让我们的学生更有学头、更有盼头、更有奔头,成就自己的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