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⑫|志成冠军研究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填补10项UPS产品空白
东莞+ 2024-06-01 14:14:21

成功研发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打破国外垄断,降低行业成本;为公司获得120项专利和45项软件著作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大容量不间断电源”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成立于2000年的广东志成冠军有限公司研究所(下称“志成冠军研究所”),通过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先后填补了10项产品空白,其中有9项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2024年,该所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志成冠军创办于1992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致力于为市场提供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目前主要从事不间断电源、消防应急电源、海岛特种电源、岸电变频电源、光伏逆变电源、储能电源系统及配套的新型阀控型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锂电池模组等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我们在2000年就设立研究所,致力于前期科研开发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体系,成功将科研成果商业化,逐步推向市场。”志成冠军研究所所长吕培专表示。

当时,国内技术相对落后,只能生产30千伏安以下的中小容量UPS(不间断电源),30千伏安以上的大容量UPS被国外制造商垄断。志成冠军研究所成立后,邀请李民英进入担任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高端大容量UPS设备,全力攻克大容量UPS技术难题。

历时一年半,经过一千多次实验,在李民英的带领下,志成冠军研究所终于打破了国内30千伏安以上的大容量UPS被国际UPS制造商所垄断的局面,成功地研发出国产的40千伏安至60千伏安三相输入、三相输出大容量UPS,随后延伸到120千伏安,并进一步完成了国内首创的五台总并机容量1600千伏安的产品。

这一突破,提升了国产UPS产品的竞争力,给企业和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相关技术于2008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UPS产品被国外制造商垄断前,价格昂贵,每千伏安产品售价1万元,200千伏安产品标价200万,且不议价。通过技术革新,我们赶超国外产品,现在同等功率的UPS产品售价只需16万元,500千伏安也仅售21万,极大降低了成本。”吕培专说。

此后,在李民英带领下,团队研发的多制式模块化UPS电源技术在2014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引领了国内UPS电源技术的技术创新和发展。2016年开始,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团队开始开展海洋特种电源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连续荣获了201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助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志成冠军集团的不间断电源产品成功地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奥运鸟巢场馆等重大项目,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志成冠军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17个重要奖项,被认定为首批29 家“广东省创新型企业”、20 家“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广东省战略新兴骨干企业”。

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与平台,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能及其可靠变换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吕培专表示,志成冠军一直致力于电源研发,且在相关技术方面有一定基础,2010年,企业便决定响应国家政策,开始参与研发海岛、岸基特种电源系统装置。

“这个项目我们做的时候关键技术基本都是空缺的,重大技术都被西方国家封锁,国内迟迟没有明显突破。”吕培专说,志成冠军研究所立志要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筹备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此,2016年,志成冠军与湖南大学共建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志成冠军科研基地。

在创新团队研发的同时,志成冠军更多发挥自身产业化的优势,依托在海岛电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强化了海岛安全电源的研发与应用。

海岛高可靠供电系统装备的测试,往往需要经历河流、湖泊、海洋三个应用场景。早期岛上基础设施简陋,为了完成测试任务,研究所成员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带淡水上岛,不仅要面临风吹日晒的考验,还要克服上吐下泻的晕船反应、枯燥乏味的工作环境。

“我们的研究员‘能文能武’,进入测试场,就是安装工人;回到公司,就要转入研发岗位。”吕培专有轻微的恐高症,为了确保高空作业质量、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他要亲自上马,克服恐高症。

谈及志成冠军研究所的发展,吕培专说,将以项目关键技术为支撑,锤炼一支技术过硬、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创新团队,为推进海工装备领域的军民融合,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能级贡献力量。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陈栋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