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莞人从读书吃到工作!这家温馨小店,店主是个95后萌妹子→
东莞日报
2024-05-26 20:44:09
在东莞,提起台湾小吃

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这家口碑小店

“九爷关东煮”

 

2019年, 大学生周周
在东莞理工学院后门
开了家不到10㎡的小食店

被学生们亲切称呼为“北门食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店立足 东莞五年
经历了 扩张和搬迁
在东莞的你
有没有在这里满足过味蕾呢?
01 /
“从读书吃到出来工作”
是许多莞工学子的温馨食堂
图片

在莞城天宝地铁口附近,亮着暖黄色灯光的飘香小店静静立在路旁。

 

到了饭点,小店的座位陆续被填满,温馨的小店热闹起来,周杰伦音乐围绕着的空间里弥漫着年轻人“干饭”间隙的欢声笑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一家火了好多年的网红店,平时爱探店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它。

 

5年前,这个招牌首次出现在东莞理工学院后巷的美食街上,2021年10月,“九爷”搬到了莞城天宝地铁站附近。

 

虽然店铺是做关东煮起家,但店里也提供很多其他种类的台湾小吃和主食,一顿饭能品尝到多种食物,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图片
图片

店里的不少食客曾是莞工的学生,他们笑称自己“从读书吃到工作”“从1.0店铺吃到2.0店铺”,“温馨”是他们评价这家店时高频出现的词语。

 

晚上八点半,喧嚣的饭点悄然退潮,小店内沉淀出一份宁静的韵味。

 

沸腾的关东煮在锅里咕噜咕噜,热气缭绕,暖色灯映衬下墙上的手写体菜单也更显存在感。

 

图片

店内众生相渐现:初涉职场,下班后小酌一杯互吐心肠的三五好友、住在附近,顺路来外带宵夜的独居女孩、带着电脑,一边撸串一边赶报告的打工人......

 

小小的空间容纳着人间烟火气,每个角落各有故事。

01

图片
图片

02

 

最初听到“九爷关东煮”的名字,也许会认为这是一家大叔开的店。没想到,店主是一个留着齐刘海的95后可爱小姑娘。

五年前,还在读大四的周周从东莞理工学院后门起步了自己的小事业,可她并不是莞工的学生,故事还要从周周去台湾交流学习说起......

 

图片

周周在中国台湾学习时的生活照

 

图片
02 /
保送大学后做家教赚得第一桶金

台湾公费交流后回莞创业

 

周周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因学习成绩优异,高考前便保送至西南政法大学。

 

从小爱听周杰伦音乐、爱看台湾偶像剧的她,2018年,当时大三的她争取到了公费前往中国台湾交流学习的机会。

 

 

 

图片
图片

 

学习之余,出门寻找美食是她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此期间,周周还结识了一位很是投缘的台湾朋友老陈,老陈家里人在东莞做贸易生意,两人曾打趣说道“回了东莞有机会一起发财”。

 

没想到,这句玩笑话在几个月后成了大学生创业故事的开始。
图片

有一次,周周在台南吃到一碗觉得很合广东人口味的关东煮,鼓起勇气向店家询问起汤底的配方,没想到老婆婆很大方,把所用食材和做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她。

 

此后周周和老陈在探店的过程中,时常会琢磨店里地道小吃的做法、向店家取经,回到宿舍后自己动手尝试,不断改良,“九爷”关东煮的汤底和其他小吃的做法基本来源于此。
图片

交流学习结束后,周周回到家乡东莞,一边远程完成着毕业论文,一边马不停蹄地和老陈筹备起了他们的小生意。

 

高中时,周周得到保送名额后从早到晚做了几个月家教兼职,攒下的几万块钱和在大学里取得的奖学金,成为她小生意的第一桶金。
图片

考虑到自己就是大学生群体,加上接地气的台湾小吃也是学生可以消费得起的价格,周周将选址定在了东莞理工学院后门的美食街上。

 

两人各有分工,老陈负责采购食材,周周主要运营店铺。就这样,当时还没毕业的重庆大学生周周,在东莞创业,开起了这家不足10㎡的关东煮小铺。

 

虽然在一开始就只打算把这家小店当作副业经营,但初出茅庐的小萌新周周,对于自己的初次创业尝试仍感到“心里没底”。

 

她想起家里的巴哥犬九爷。九爷小时候总是生病,但每次要带到宠物医院看病时,它又神奇地康复了。像是当作吉祥物一般,她给店铺取名“九爷关东煮”,希望自己的小店能像九爷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图片

周周和九爷的感情十分深厚,多年来她的微信头像一直都是象征着自己和狗狗的卡通图案。

 

一谈到正在老去的爱犬,她瞬间落泪:“它现在已经9岁了,看着它一天天变老,我就会想到我们这家店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就有点它跟我风雨同舟的感觉,真的很害怕它有一天会离开。”
图片
03 /
“天降流量”挽救小店

作为副业,五年三次扩张

 

2019年4月1日,小店开张。周周还清楚地记得,开业第一天营业额只有80元。

 

尽管自认为定价低廉,但在专做学生生意的美食街上,她的关东煮价格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她形容起初的几个月“很难熬”,惨淡的生意让她觉得看不到希望。
图片

没想到小店硬撑了三个月,突然收获了“天降流量”。或许是当时东莞少有专门做台湾风味关东煮的小店,“九爷”吸引了很多自发前来探店的自媒体博主,就这样,“九爷”在网上火了。

 

客人不再只有莞工的学生,还有不少校外的人会专程来尝这一口。生意越来越好,只有两三张露天桌椅的小店门口人来人往。
图片

把副业推上正轨后,2019年12月,周周到广州找了正职工作,只在周末回来照看生意。主业和副业两手抓的她,看似光鲜,却十分辛苦,经常需要工作到半夜三四点。

 

几个月后,赚到一点点钱的他们又盘下了隔壁铺位,给客人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用餐环境,可以吹着冷气吃串、听着周杰伦的歌,和同学坐下来好好说说校园里的趣事。
图片
图片

2.0版本的理工店让她感觉两人一手打造出的小店,和记忆中台湾大排档的氛围越来越接近了。

 

2021年底,他们把小店搬到天宝地铁口附近,她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很忐忑,“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周周动手布置天宝店

 

图片

▲形似自动贩卖机的后面是卫生间

 

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她动手参与了装修的全过程,和伙伴们一起商量完善着店里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店面就在路边,大家能够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熙熙攘攘,锅里煮着关东煮,我觉得是会给别人一种很有生活气息的感觉,这是我参考了之前在台湾见过的一些我很喜欢的店的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周坚持父母的教导,本本分分做事,她相信只要小店的出品是好的,总会被看见。五年的时间,三度扩张,小店的发展速度称不上快。

 

她把小店的风格定位为轻松愉快,希望给大家营造出温暖治愈的感觉。下班约上三五好友聚聚餐小酌一杯,或是一人来食,都能感觉温馨自在。“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小摊了,但进来还是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台湾的氛围,室内是惬意、舒适,室外的座位是街头风,像在台剧里一样”。

 

图片

开朗健谈的周周也和很多熟客成为了朋友。曾有一个从前理工店的熟客,当他毕业后领到第一笔工资,还特地跑来给她的新店捧场,“第一份工资我想花在你的店里”。

 

一件一件的小事,组成周周创业路上的珍贵点滴。原本在重庆读书的她,以这家店为纽带,交到了很多在东莞生活的朋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店铺的朋友圈截图

最近,周周和老陈又计划着将旁边的店面盘下打通,进一步增加店里的小吃种类,增加刨冰等台式甜品,新面貌将在六月初和大家见面。

 

主职工作占据了周周很多精力,能分给小店的时间并不多。但看着原本只能放下一张桌子的小店,慢慢形成了今天像模像样的规模,她感受到十足的成就感:“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很庆幸有很多人喜欢它”。

 

图片

 

策划|向志清 刘妍静

来源|文/金媛媛 图/黄靖淇 金媛媛 受访者提供
制图|钟雨晴
编辑|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