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肖培东做客“遇见松山湖”文艺讲堂,分享了这些写作与教学“干货”→
东莞+ 2024-05-26 16:25:09

如果要写家人的“等待”,你会怎样描写等待的画面?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肖培东的启发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中学生现场就写出了姥姥、妈妈甚至三岁的妹妹一幕幕等待的场景画面。在这堂课上,肖培东让同学们领悟到写作的必要秘诀——抓住细节。5月24日,肖培东受邀做客“遇见松山湖”文艺讲堂,传授写作技巧及教学经验。

本次授课活动是“遇见松山湖”品牌系列活动之一,由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松山湖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松山湖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承办。在为期一天的授课活动中,肖培东通过两节现场示范教学研讨课和两场主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写作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写作要善于抓住细节,注意对细节真实、典型、生动的描写。”肖培东从一堂聚焦“抓住细节”的作文课示范课讲起,通过提问、作文题解,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抓住细节,描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之后又开展“写作教学的出发与回归”专题讲座,系统解析语文写作教学的出发和回归。

“生活是写作之本,任何脱离生活的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肖培东说,写作教学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体验和思索,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命题是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永恒不变的“点”。

肖培东表示,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命题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适应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要求,也要符合“不出偏题、难题、怪题,不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障碍,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命题原则。

在当天下午研讨会上,肖培东以一堂“愚公移山”为主题的研讨课作为示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愚公移山”所传达的精神。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为现场语文教育工作者展现了文言文教学中破解枯燥的新路径。在之后的“核心素养视域下文言文教学思考”的专题讲座中,肖培东分享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肖培东表示,文言文教学想要把课上活,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思想;要让学生不断诵读,在诵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在诵读中走进文章;要重视语言的理解解析,以语言作为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要设置好文章的主问题,通过一个好的主问题,吸引学生进入到文章的理解中。

肖培东勉励东莞的语文老师,以纯粹的教育情怀、宽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过硬的专业知识、高超的理论素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探索创新,上好朴素的艺术的语文课,努力成为一名具有独特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优秀语文教师。

“肖培东老师的授课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更带来许多语文教学的启发。”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中语文科组长耿晓雷表示,通过这次授课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育前线的老师肩负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使命,要引导学生用笔尖记录生活的点滴,用思考去触摸社会的温度,用文字去探索自我的深度,培养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小使者。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表示,“遇见·松山湖”全国征文活动是松山湖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学校一直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用笔记录下火热的生活故事,用文字表达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和感悟。近几年,在东莞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背景下,松山湖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松山湖校园文学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次活动作为“遇见松山湖”文艺讲堂系列活动之一,不仅连接了文学艺术和语文教育,也助力东莞校园文学发展和壮大。

未来,“遇见松山湖”文艺讲堂将继续走进松山湖的校园,邀请全国名师为东莞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题研讨与授课分享,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写作能力提升,促进教育与文化深度融合,为东莞文学创作培育“新鲜血液”。

文字:赵水平 图片:松山湖文广中心 视频:松山湖文广中心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