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粤桂皖穗深莞七地将开展电动自行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统一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东莞+ 2024-05-09 10:06:35

充换电设施收费标准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品牌的电池不能通用……以后这些事关电动自行车的问题都将会解决。

日前,记者从东莞市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协会获悉,由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牵头组织技术研讨,北京、广东、广西、安徽、广州、深圳、东莞等七地将开展电动自行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统一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据了解,统一团标的制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研发等成本,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行业规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通用充电,通用换电”的模式将利好电动自行车车主。

统一标准将会在年内发布

根据通知,此次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牵头组织技术研讨,七地电动自行车协会组织本着“自愿加入、各自发布”的原则,尽量统一各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减少企业研发成本。其中,七地电动自行车协会分别是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安徽省电动车行业协会、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和东莞市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协会。

“目前,标准制定工作已开展,会在今年内尽快发布该标准。”东莞市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罗建平表示,统一团标实施后,不仅可以规范充换电的市场乱象,切实降低因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灾事故,也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重要的是也为车主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满足民生需求。

充换电设施缺口大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登记上牌(含非标、临时牌)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50万辆,但现有充换电接口却不足20万个。

“目前东莞的充换电设施缺口相当大。”罗建平告诉记者,而这也是这次东莞可以争取到参与统一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的主要原因。

“换电模式要想获得市场认可,还是最好有统一的电池和换电标准。”在亨美社区经营换电柜场所的雷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仅在亨美社区经营换电柜的品牌就多达十余个。

“目前市面上的充换电设施品牌多,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车企业与充换电运营企业没有完全打通,不能实现“通存通兑”(通充通换);对存量电池充电没有健康度检测功能,甚至大部分换电设施提供超标、大容量电池。”罗建平坦言,目前各地充换电设施标准不一,增加了相关企业的执行成本。统一团标实施后,将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换电模式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统一标准’的问题。”

在他看来,团标因主要围绕技术方面,各个企业的换电设施采用一致的电池规格,如电池类型、尺寸和接口设计,以期达到跨品牌兼容性——任何品牌的电池都能在其他品牌的换电站轻松互换,这种“通用充电,通用换电”的模式不仅对充换电市场价格影响不大,还将助推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利好电动自行车车主。

文字:刘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