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东莞在全省率先推行医保住院人脸识别
东莞+ 2024-05-06 17:41:37

打击欺诈骗保,加强医保基金精准监管。日前,东莞市医保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管系统”,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医保住院患者身份核验工作上,准确、高效地识别医保住院患者身份,有效防范和杜绝挂床住院、冒名住院、虚假住院等欺诈骗保行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效能。

创新监管方式,确保“实人、实名、实床”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东莞,每年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住院人次达86万人次(含省内参保人在东莞市住院),而负责监管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市一级仅有4到6人,镇街一级更是有限,这使得逐一监管的难度极大。创新监管方式也由此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去年以来,市医保局研究通过大数据来开展监管工作,逐步建立起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模式,而“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管系统”,正是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工具。

医保住院人脸识别监控,将全面提升东莞市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水平,从源头上遏制挂床住院、冒名住院等违法违规骗保行为,确保“实人、实名、实床”。

不影响参保人住院就医体验预计下半年全面铺开

“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管系统”应用人脸比对认证模型,对患者人脸模型和存档照片进行比对,实现患者在线、实时身份认证,开展医保住院智能查房监控。

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东莞市住院病人管理”小程序对医保住院患者进行人脸识别,通过核对的才能在医院现场医保结算;对于昏迷、毁容、婴幼儿等特殊情形,参保人不能配合完成人脸识别的,还可以由医护人员人工复核人脸识别结果再进行医保结算。

人脸识别核对工作全程由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住院参保病人在病床上仅需几秒即可完成人脸识别身份核对,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不影响参保人住院就医体验。

自今年2月以来,市医保局深入开展医保住院患者人脸识别工作,先后选取东莞市长安医院、莞城医院、东华医院、松山湖东华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为试点单位,截至4月24日,人脸识别共审核通过20126人次,不通过审核30人次,不通过审核的不能医保结算。

目前,东莞市所有医保住院患者在试点医院住院,均须在医保结算前进行人脸识别核验身份。预计下半年,东莞市医保局将根据试点上线情况,在市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及生育住院病人人脸识别工作。

省内参保患者同样适用

如果东莞参保患者在莞住院,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可通过微信搜索“东莞市住院病人管理”小程序,进行登录后,对本市参保患者进行人脸识别身份核对,本市参保患者在市内住院可实现人脸识别。

如果是异地参保患者在莞住院,省内市外的参保患者在东莞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也一同适用,定点医疗机构为异地参保住院患者进行人脸识别身份核对。

文字:记者 肖郅朋 图片:市医保局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