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2024年东莞市高中语文莞邑良师“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第一期)在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举行。本期领读书目是《史记》,由东莞市第二批领读者、东莞五中副校长苏晓雯领读,东莞五中历史教师黎晓文、高二学生冯献作为跟读者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东莞五中党总支书记杨志坚开场致辞,特邀嘉宾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会长莫华杰现场点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孙健、东莞中学原校长何立民、高埗镇文明办主任、镇文联主席叶自朝分享活动感受,100多位东莞五中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还在东莞高中语文教研钉钉群进行线上直播。
学生上台分享跟读感受,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杨志坚向来宾介绍了东莞五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他介绍道,学校语文科组每年定期举办各类征文比赛、阅读分享会、校园主持人比赛、电影观后感评比等阅读活动,设置《戏看红楼》《中国近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等慧美特色课程,以此营造浓厚的阅读和写作氛围。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置了“领读者”专柜、高一高二整本书阅读专柜供师生上阅读课使用。此外,杨志坚还分享了自己爱书、读书、藏书的故事,希望广大师生以活动为契机,培养自己终生阅读的习惯。
作为今年的第一期线下活动,东莞五中副校长苏晓雯以“人类群星闪耀时——致敬永恒的《史记》”为题,向大家分享了她的阅读感受。她表示,《史记》作为司马迁的鸿篇巨制,史料取材广泛,富有极高的人文精神和批判主义精神,其中的文学价值、哲理色彩和民族大义值得当今教师和中学生细细品味。
▲领读者东莞五中副校长苏晓雯
跟读者黎晓文老师则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向大家分享她的阅读体验。在她看来,《史记》所呈现的历史观,司马迁的历史精神对当代人学习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史记》既是一本历史书,又是一本文学书。跟读者学生冯献以“美好与嫉妒”为题切入,分享了他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史记》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跟读者东莞五中教师黎晓文
▲跟读者东莞五中高二学生冯献
领读和跟读环节后,作为此次特邀嘉宾的莫华杰从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历说起,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动笔。他表示,“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是激发大家阅读兴趣,营造书香校园的有益探索。
▲莫华杰
不断创新形式,打造区域推进青少年阅读品牌活动
2024年东莞市高中语文莞邑良师“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第一期)的成功举办,为今年的活动拉开了帷幕。据了解,“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由东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庄照岗老师发起,采取“每周一书”的形式,由一名“领读者”示范领读,两名跟读者共同跟读,最后由嘉宾点评,并进行现场互动,旨在由一个老师的读,带动一群老师的读,进而带动学生的读,形成全市好书共享、思想碰撞的悦读悦教的良好风气。
自2023年1月启动以来,“领读者”活动已成功举办34期,走进了东莞29所高中,成为东莞推进青少年阅读的一大品牌活动。今年4月初,经过层层选拔,又有42名教师正式加入第二批“领读者”团队,今天的活动正是第二批“领读者”团队的首次线下活动。
▲互动环节
庄照岗介绍,第一批“领读者”活动经过一年的展示交流,呈现出谋划早、形式新、要求高、参与广、影响大、效果好等鲜明特征。今年将继续推进,为推动区域阅读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庄照岗告诉记者,和去年相比,今年在书目选择、覆盖面、形式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在书目的选择上,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整合各类经典书目,关注作品的趣味性和思想性,挑选出经典篇目,领读书目涵盖了历史、传记、人文、科幻等读物。活动覆盖面上,去年的一位“领读者”和两位“跟读者”都是语文老师;第二批活动的“领读者”是语文老师,但“跟读者”,一位是其他学科教师,另一位是学生,点评者也不再局限于科组长,可以是社会各界人士,以此打通校园阅读、家庭阅读、社会阅读。在活动形式上,积极探索阅读和推广模式,迈步数字时代。活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拓宽了阅读的空间,更有利于广大师生参与阅读和互动;活动还依托东莞市“莞易学”数字平台,推出“每周一书·中小学师生读书课程”,服务青少年,让其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
接下来,活动将重视领读者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建设一支高质量领读者队伍,继续发挥每一个“领读者”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擦亮领读者品牌。同时邀请研究学者、诵读名家、文化名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领读者”活动,进而形成全市好书共享、思想碰撞的良好风气。让“书香盈莞邑,领读共成长”成为东莞城市有温度的文化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