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济南大学一名学生称因在宿舍悬挂床帘,被老师通知“给予警告处分,撤销一切评奖评优资格”。4月24日,济南大学学生工作处就此事回应记者称,正在核实该学生反映的处罚情况。
近日,面对高校禁挂宿舍床帘引争议,部分高校给出了一些禁止理由。如某医科大学网站称:学生公寓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宿舍里悬挂床帘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床帘属易燃品,一旦失火,火势有可能顺着帘布急速蔓延,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学校统一要求不允许在学生宿舍安装床帘。也有部分高校回应,床帘所形成的“隐形墙”会阻挡学生的人际交往。
据了解,学生自主选择挂床帘,在多年前就已经兴起。很多学生选择挂床帘的原因是因为它能保护隐私,为学生在公共的宿舍环境中保留一块专属自己的“私人空间”。
首先,随着社会保障的完善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加,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成为关系到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学生作为社会当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也同样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而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床帘对于保护学生的隐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需求。
其实,国家规定的学生公寓标准中并未提及床帏、床帘等问题,仅规定:床铺整洁,被子枕头统一一侧摆放。而学校私自增加了额外的管控要求,并没有达到教育目的,忽视了青年群体的社交边界感以及个体独立性。
同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高校学生身兼两重身份: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有自己的隐私权。在宿舍挂床帘既可以快速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个人空间,也同时方便学生更换衣服、与家人沟通或进行其他私人活动。
高校床帘事件引发的热议,与高校应有的开放包容并蓄精神相悖。学校依职权履行职责,是为了维护校内的正常秩序,但应保留一定的尺度和适当的弹性空间,不去干预学生隐私,认可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并且多措并举,探索和优化宿舍管理的界限与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