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又到新围大迳客家居民喝“清明茶”的时节
东莞+-厚街视窗 2024-04-09 15:56:58

在厚街镇新围大迳,客家居民有清明期间喝“清明茶”的习俗,“清明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而是一种客家传统凉茶。

每到清明时节,客家居民就会上山采挖草药,根据一定的配比,混合煮茶,据说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滚烫出炉的“清明茶”

“清明茶”由多种中草药熬制

卓桥稳老人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新围社区居民,现在也会每天穿梭于山间。他介绍,由于常年天气湿热,客家人素有喝凉茶的养生传统。

作为客家传统“凉茶”,制作“清明茶”的材料混合了茶叶眼、三丫苦、青梅根、豆豉姜、降龙木等(中草药名均为客家话音译)12种中草药。但熬制“清明茶”时往往不需要用上12种中草药,而是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搭配。这些草药有的可以清热解毒,有的可以祛湿,有的对皮肤好……他们会选择一些年份较老的植株,有的选择其根和茎,有的也会留下一点叶子,采挖后洗净切片,晒干保存。

■大家一起“围炉煮茶”

上山挖“宝”围炉煮茶

清明前一天,笔者跟随稳叔一起,体验了一把上山挖山货的猎奇之旅。原以为,山草药藏在深山中不易被发现。却没想到在客家人眼中,原来漫山遍野都是“宝”,路边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都可能有其独特的作用。走上山间小路没多久,就发现了一棵拦在路中间的“茶叶眼”,其叶子长得有点像山茶花的叶子,约有1.5米高。

团队里的戴春年说,这棵“茶叶眼”应该有5“岁”了,这次把这棵挖回去,但旁边横着生长的另一棵就不能挖了,因为要留下来继续繁殖。经常上山的居民都懂得“挖一点、留一点”的原则,从不盲目索取,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承担起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在山上行走两小时,陆续在犄角旮旯里发现了不少制作“清明茶”所需的材料,当抬着形状各异的根茎叶回程时,那种收获的喜悦之情溢满心间。

落座后,戴春年马上忙碌起来,为大家熬制一壶现采的“清明茶”。只见他把茶叶眼、三丫苦、青梅根等中草药清洗并切片后,放进瓦煲内煮。不一会,滚烫出炉的“清明茶”芳香甘洌,有类似香茅的淡淡香味,又有姜的浅浅辛辣,入口微涩后再回甘,清新又奇特。稳叔说,这款“清明茶”属凉性,有清热的功效。但也有一定的禁忌,小孩老人如果不上火,是不宜喝的。

文字:陈洁敏 图片:罗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