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春花绚丽,一场以诗、茶为媒的美丽约会在古色古香的可园小木屋中烂漫绽放。近日,来自东莞、深圳、惠州、珠海女诗人们与美相约,携诗而行,咏茶踏歌,举行“岭南四时春·诗情茶韵”雅集活动。本次活动由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主办,深圳市长青诗社、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和东莞市白玉兰诗社女诗人代表等50多人出席了活动,共享诗情茶韵。

据悉,东莞可园是清末岭南文人雅集地、“居派画法”发生地,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留下了许多文人佳话,也为东莞乃至岭南文化重要阵地。为延续可园传统雅集文化,可园博物馆深度挖掘莞邑文化文脉,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推出“岭南四时春”系列文化雅集活动。本次活动为其系列文化雅集活动之一,以沉浸式的雅致体验,完美诠释女子的温婉诗意。
让“四地”女诗人沉浸式体验诗情茶韵
活动伊始,深圳女诗人代表赵秀敏以自己创作的词《太平欢·咏茶园 》登场,其抑扬顿挫的声调,激情澎湃的朗诵,为诗会开了个好头。随后, 精彩的茶诗吟诵、朗诵环节,争艳交叠,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
其间,“东道主”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玉兰诗社社长范雪芳以粤语吟诵于汗青的诗作《拜茶辞》,咏茶颂茶,诗茶合一,音律雅致,感人肺腑。粤语不一般的音韵吟哦特点,把雅集推向了一个高潮。白玉兰诗社执行社长欧金兰用唐调吟诵了《七碗茶歌》,其独特的语调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为雅集增添了“诗情茶韵”。

接着,来自深圳的女诗人李金日朗诵苏轼《汲江煎茶》情真意切,声动心扉;蒋雪梅朗诵宋代杜耒《寒夜 》,字正腔圆,万千余韵;颜景凤、李丽朗诵苏东坡《望江南超然台作》、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热情洋溢,声情并茂;长青女诗人丘尾菊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可园茶诗会》委婉动听,感人至深;来自珠海的女诗人孟玲朗诵 《茶诗》感情饱满 ,令人深受感染;可园的女诗人郭译阳朗诵云水的《浮春山间茶事》,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来自惠州的女诗人组合则压轴出场,刘桃英、陈式敏、曾艳梅、黄绍花、任改云等倾情朗诵苏轼的《一七令茶》,感情充沛,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协办方东莞市上润陶茶文化有限公司的茶艺师梁慧还为女神们准备了七碗“申时茶”。她还以“分享一杯生活茶 ”为主题,进行了茶文化知识分享,让女诗人们品茶、识茶、悟茶,共享一刻悠然而美好时光。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的氛围与诗文创作的结合,使得茶诗具备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美感。宋代咏茶诗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翩若惊鸿的姿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韵的审美现象,具有以诗证史、以诗为史的学术价值。作为中国藏茶之都、中国诗歌之城的东莞,自然而然将活动切入茶文化,让现场的女诗人沉浸式体验一把诗茶的结合之美。
“女神”雅集为可园文人雅集传统续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可园是清末岭南文人雅集地,传统雅集文化影响深远。活动上,可园博物馆副馆长秦文萍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可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文化脉络延伸。认为,“四地女诗人相聚可园,是一件文化盛事。”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玉秀也在致辞中表示,四地的女诗人们在这么雅致的可园举行一场这么诗情韵致的雅集,传承传统,赓续文脉,品诗词之美,体验国茶之韵,让人沉浸。
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吕文彬也对白玉兰诗社筹备这次“四地”女神雅集的形式和内涵表示惊喜。认为,这么多女诗人在东莞最有文化的场所可园举行这次雅集是一个创举。“当年可园主人张敬修修建可园的初衷成就了以文会友的佳话。就东莞与深圳、珠海、惠州的历史渊源,前世今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次活动以诗为媒,咏茶生韵,在可园深度互嵌,是对可园历史上的文人雅集地的一次深沉回望。”

对此,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式敏表示,东莞可园的雅致让人惊艳,在这么典雅的地方与各地女诗人欢聚一堂很让人赏心悦目。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张安利也表示,在可园煎茶咏诗是件浪漫的事,希望下次大家到滨海城市珠海携手并肩,再续诗情之美。
此外,雅集的目的是交流学习,共享经验。活动中,深圳市长青诗社副社长赵秀敏分享了深圳长青诗社女子团队的办社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如,长青诗社女子团队坚持每个月组织社课练习,以此凝聚人心;重视跨省、市女子诗社间的互动交流。对此,白玉兰诗社执行社长欧金兰表示,“值得我们借鉴。”她表示,刚刚成立的白玉兰诗社活动形式逐渐多元,这让成员们对诗社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白玉兰诗社将全力协助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弘扬诗词楹联文化,让东莞女诗人们美丽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