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民社区变身东莞版“维多利亚”
东莞+-长安视窗 2024-02-20 09:18:20

长安新民,一个坐落于茅洲河岸的低调社区,经过一顿猛如虎的改造后,变身成为东莞版“维多利亚”,而且它还是“东莞市文明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这一系列的头衔让它吸引了5万+居民在此定居。

新民社区立村的历史并不悠久,建村时为1956年左右,至今仅有60多年。它是一个由番禺、顺德、中山、宝安、虎门、沙田等地渔民聚居而新设的“百家姓”村庄,故称新民。

社区位于东莞市长安镇南端,坐落于茅洲河岸边,辖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5万+人在此定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户籍人口1201人。

露营 漫步 观水

茅洲河见证了新民发展的点点滴滴,在很多土生土长的新民人眼中,这条河是承载着他们成长记忆的时代之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茅洲河变了,新民变了!变得更美更宜居了。

走在茅洲河岸边,河水清澈,河岸覆绿。综合整治后的茅洲河,变身为一条街坊们日常休闲打卡的滨河风光带。

一到下午和周末,这里便聚集了来散步、露营、观水的市民们,微风拂来,舒适惬意。

沿岸还特地建造了一个5号亲水平台,让街坊们能近距离观水、亲水,沉浸式体验滨水风光。茅洲河5号亲水平台位于人民涌排涝站旁,亲水平台设计高度与茅洲河设计常水位基本平齐。

带娃的宝爸宝妈们,还可以打卡一下路边的“翠竹园”。翠竹园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用笔挺的竹子作为绿篱,打造了具有一定遮挡性的翠竹景观效果,设有休闲广场、logo景石、特色景墙等。

十步便是一景!茅洲河的巨变,让新民社区变身东莞版“维多利亚”!

玩累了,再去到穿插在巷子里的各种宝藏小吃店,感受独属于新民的市井烟火,真的很治愈!

■筷子涌

改道路 建景点 添绿植

不只是茅洲河,为打造“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新民还酝酿了一波大招。新民社区将通过建设茅洲河滨河风光带以及人民涌、筷子涌、陆丰涌沿岸景观,布局新民水乡生活区、现代创新产业区、产居融合发展区、核心智能制造区,打造新民路、工业文明馆、裕民街、新丰路等四个核心节点。

围绕产业、风貌、文化、服务、生态、智慧、治理、建设等方面推进一批农房风貌、水乡文化项目,打造水乡文化特色品牌。

■升级改造后的裕民街

在新民生活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大家经常逛的裕民街,已经有了一番大变化!就连街头的标志景观石,都成了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街道美了、绿植多了、交通更方便了,新民还投入了约1500万元,将裕民街沿路的筷子涌打造为生态水体景观示范标杆。

该景观升级工程以“动静分区、岭南水乡”的设计理念,沿河岸建设全长1080米的栈道,增设亲水平台,以更安全的设计整改河边道路和停车位,成为一个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只是裕民街 ,新民社区禄和小组新建的清河坊水景公园也已初见雏形,禄和公园文体广场也将规划提升为市民小公园。

■清河坊水景公园

一盆盆鲜艳美丽的三角梅点缀在各大街头和巷子里,处处是生机。

接下来,新民还将对顺和路、新民路这两条路进行升级,开展陆丰涌升级改造、田园休闲公园建设等。致力于打造水乡文化特色品牌,不久后,一个崭新的新民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茅洲河新民段

沉浸式感受东莞工业传奇

茅洲河,珠江水系动脉之一,横跨深圳、东莞两市。仅仅40多年间,川流不息的河水见证了昔日两个农业小县,崛起成为两座世界级城市。

如果说,要怎样才能直观感受莞深制造业的发展传奇,那么,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市民必须去!

在长安千百家制造业工厂中,有一间特殊的旧厂房,如今,它的身份是“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

馆中,扑面而来的是东莞市、长安镇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经济蜕变、城市变迁的图景,100余件各类实物展品、老照片等,讲述浓缩在茅洲河畔这一方天地里“中国制造”的辉煌故事。

设计者精心布置的一条玻璃廊道令人印象深刻,踩在光影映射的地面犹如行走在茅洲河上,两边是河两岸一字排开的深莞知名工业企业的名字。

据介绍,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由俊升电子厂改造而成,标准层面积22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51平方米,由工业文明展厅、招商中心、路演大厅、瞭望塔等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布展面积1300平方米。

文字:记者 邹文丽 甘劼伟 图片:通讯员 麦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