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紧抓契机谋发展 秀美水乡换新颜
水乡洪梅 2024-01-30 16:18:38

作为东莞最年轻的镇街,洪梅镇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势奔跑,成为全市发展势头较好的镇街。随着机器的轰轰作业,一大批重大交通、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也随之显出。作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洪梅镇紧抓契机,针对本地发展过程的问题,深入研判、大胆探索,逐步制定有效措施,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洪梅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洪梅走深走实。

 

图片

一、坚定信心,谋定快动

坚决尽快扭转被动旧局面

 

在洪梅镇试点推进过程中,东莞市建立了全流程跟踪指导机制。试点项目获批后,市自然资源部门指导洪梅镇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东莞市洪梅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方案》,确定了以优化城乡用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整治方向。项目推进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审批的统筹协调,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现场推进会对项目情况进行及时督导反馈。

 

图片

洪梅河西片区前后对比图

 

图片

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

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洪梅镇根据自身定位和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好全域土地整治这把金钥匙,有效破解洪梅高质量发展难题。

 

绘好“规划图”,真抓实干推动落实

按照“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的思路,对于全镇范围内适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各类资源要素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谋划全镇土地综合整治“一张图”,科学规划水乡新城片区、洪屋涡水道为统筹整治区,精准划定耕地集聚区10290亩、永久基本农田1419亩,统筹整理建设用地6600亩,全面吹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冲锋号”。

 

图片

洪梅镇全景图

巧施“腾挪术”,促进集体收益增收

按照“整体规划,单元平衡,连片开发”的土地整备原则,积极创新实施“边拆边建”模式,一边拆除旧村,一边建设安置房及周边配套设施,加速托起群众安居梦。积极探索共赢途径,做好经济账,实行“安置房+经济补贴”,确保搬迁群众住公寓、拿分红、享城市配套。2022年,氹涌村集体纯收入突破2600万元,股东每股增加分红8000元/年,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图片

氹涌村安置房项目

画好“耕保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通过大力统筹,规模化运营,统筹推进低效农用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361亩的垦造水田项目,并结合洪梅镇耕地恢复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周边土地整治统筹打造洪屋涡极具“震撼力”的千亩金色稻田大型项目,推动建设一二三深度融合的共生农业公园,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图片

垦造水田项目

打赢“生态战”,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融合特色精品村项目,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以河道管理范围为主体,依托水域、岸边带及周边陆域绿地、农田等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着力破解垃圾污染困局,推动镇容村貌全面提颜增质。

 

图片

洪梅碧道

 

图片

三、冲破困境,实现蝶变

开创洪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过前期的努力,洪梅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由小变大,整出耕地新空间

先行先试打造全市首个超千亩的垦造水田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占整治区域新增耕地面积比例22.09%,新增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6等,新增的垦造水田,将形成新增水田指标,为东莞市解决水田指标储备问题,创造高价格指标效益。

 

图片

垦造水田项目后

一拆一建,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东莞西站洪梅单元土地整备项目首期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为重要抓手,加速缝合1588亩连片发展空间。目前,安置房项目已基本完工,走进高层楼房错落有致,绿色园林整洁优雅,电梯、地下车库配备到位,篮球场、游泳池等运动场所一应俱全,幼儿园、图书馆等学习场所齐全完善,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图片

图片

安置房建设项目拆迁前后对比图

树立典型,美化人居新环境

借助创建特色精品村的契机,突出水乡特色,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走进新庄村、乌沙村等村,宽敞的广场、停车场,平坦的巷道街道通道以及路灯、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岗亭和垃圾分类投放箱日益完善,映江亭、河边凉亭等景观小品遍地开花,水乡小村迎来了华丽转身,美丽乡村步步都是美景。

 

图片

图片

洪梅镇乌沙村洲公园仔改造前后对比图

 

在发展之路上,洪梅镇始终以昂扬和坚定的姿态前行。在迎接一系列的挑战之后,如今的洪梅镇正加速蜕变成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水乡新城”。接下来,洪梅镇还将持之以恒,奋发进取,不断提高项目效益和品质,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交出优秀的洪梅答卷。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东莞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