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湾区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峰会举行
东莞+ 2024-01-28 16:50:34

1月26日,第二届大湾区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峰会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行。来自全国新能源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300多名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围绕推进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材料革新,以及推动电池企业产品升级迭代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材料技术提供支撑。我国在锂电池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业,支撑了交通电动化革命和能源清洁化革命。一代材料、一代电池,新形势下电池企业对材料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产业是东莞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东莞未来产业突围的重点方向。近年来,东莞切实完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多举措聚集创新资源,促进本市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打造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圈。

现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总体组专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动力电池路线图工作组组长黄学杰研究员,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陈建福,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裁拜俊飞,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吴承仁,分别就“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储能多元发展与安全应用”“新能源金属供需格局分析与展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发展趋势分析”等不同角度,对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洞悉产业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提前布局技术研发进行了研讨。

此外,黄学杰研究员针对动力电池企业已从此前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带来的长续航,到比拼成本,到现在进入既要长续航、又要快充、还要降成本的综合技术竞赛新阶段,储能电池企业则从此前的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带来的降成本,到现在进入了既要长寿命、又要高安全、还要降成本的竞赛新阶段这一行业发展痛点,以高电压尖晶石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和电池技术的开发过程为例,介绍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材料研发-应用技术研发-开放合作支持企业量产电池的模式。

会上,松湖之材产业育成中心总经理、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秘书长徐坚作了“松山湖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进展报告”,向来自全国的新能源企业代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全面介绍东莞市新能源发展政策、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核心资源、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资源集聚,松山湖新能源产业生态建设情况。

当前,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已吸引广汽埃安、欣旺达、风华新能、创明电池等23家电池产业链企业聚集,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加入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社区,在松山湖成立独立研发企业。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新材料方面形成了区域创新优势,在产业转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创新实践经验,已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松湖模式’,也为新能源电池行业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提供材料及应用技术支持。”黄学杰表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发起成立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聚集产业链条各环节多股力量,积极连接东莞市新能源发展目标,携手新能源优质企业打造创新生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谷”,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源动力。

文字:张华桥 图片:陈 栋 实习生:张钰滢 视频:陈 栋 实习生:张钰滢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