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工作。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措施》,同样强调要“走出去”开展实践活动,鼓励组织中小学参与研学实践,落实研学工作经费保障等。
一年来,东莞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出科学教育20条,并将科普研学工作作为其中重要抓手。各学校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公益性科普研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让面授式的科学教育课堂转变为更加生动有趣的实践和体验。现“东莞慧教育”推出“科普研学”系列报道,聚焦东莞中小学科普研学课程建设,同品“研”味。敬请关注。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是孩子最为宝贵的财富。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非常注重科学教育,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积极组织科普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红珊瑚药业、漫步者、生益科技等12家高新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校企联合教育,并设计开发扎实有效的科普研学课程,包括“导学-研学-展学”三大环节,聚焦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提升孩子们创新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近日,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四年级40多位学生在两位科学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在博物馆大堂,讲解员为师生们介绍了材料实验室乃至整个松山湖科研片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及当前的科研重大项目。为同学们展示了材料实验室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及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作为研究基础,以现实生产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为项目主题研发而成,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商品化。

二楼的场景布置巧妙地将孩子们领入到了奇妙的原子世界。从原子的结构到元素大家庭,再到元素构成物质的发展史以及这些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揭开物质世界的神秘面纱,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用钢铁铸成的巨大原子结构模型,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原子结构之奇妙,还发现原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几种元素外,它们的背后还是一个有着100多位成员的大家庭。元素周期表的可视化也让同学们不禁好奇这些成员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

孩子们带着思考参观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发展史,从青铜到铁器,再到如今的新型材料,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人类在应用物质上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探索物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歇。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各材料制作的产品,充分感受材料科学无限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在科研实验室,亲眼看到科研人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实验研究,一颗颗科学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埋下……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科学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创。一次次科普研学,一次次探究实践,增强了松湖学子的科技实践能力,拓宽其科技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素养,为东莞、国家孕育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