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东莞市教育局公示东莞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示范学校及示范项目评选结果,中堂镇第三小学获评“东莞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示范学校”,中堂镇中心小学、中堂镇第四小学、中堂镇第二小学、中堂镇槎滘小学4所学校的5个课后服务项目获评“东莞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示范项目”。
东莞市课后服务示范校认定名单

东莞市课后服务示范项目认定名单

👏👏👏



课后服务示范校
中堂镇第三小学:
优化课程设置 开展多彩课程
中堂镇第三小学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并不断创新、完善课后服务模式,切实做好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小组,结合学校课程规划、学生发展需求等,以本校教师资源为主,结合校外教学资源,每个学期均制定430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保证规范课程实施。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调整有关活动内容。




自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学校坚持实施“5+2”课后服务计划,共分两个课时开展课后服务课程,第一课时时间是16:20-17:00,由本校教师在教室辅导学生作业、答疑;第二课时时间是17:10-18:00,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结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创新、运动与竞技的项目。开展的课程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综合绘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校园剧、合唱、古筝、象棋、武术、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科技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根据实际需求,以自愿为原则报名参与,让孩子们在课后服务中陶冶情操,发展才能,培养一技之长。




近两年,学校逐渐形成一批颇具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校园剧、固定翼无人机等。学校以参加这些课程的学生为基石,组建学校特色社团,包括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校队、“天际”航模队,代表学校积极参加省市镇各级比赛。自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共获得各级比赛荣誉52项。2023年4月,固定翼遥控飞机课后服务课的同学作为学校科技课后服务课程代表,在中堂镇科学教育“点亮”行动中展示,备受关注。

这些课后服务项目
有趣 好玩 新颖
课后服务示范项目
中堂镇中心小学:绿韵自然观察
课程由导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四季变化、花草树木、昆虫飞鸟,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运用自然观察笔记、自然手绘、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观察所得,并通过开展生态项目调查活动,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课程每周3课时,全学年共96课时。


学校建设自然科普实践基地,里面有螺旋花园、鸟浴池、昆虫屋、探究性植物牌等,方便学生开展自然观察活动。课程把自然科普、劳动教育、艺术创作、综合实践、环境教育等多学科融合,体现课程综合育人。学生运用学到的自然知识,参加“全国燕子调查”“东莞市候鸟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等活动,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自然手绘、自然观察笔记、环保知识竞赛、观鸟等自然科普、环保生态类活动,获奖50余项。其中,多名学生获自然观察笔记、自然日记比赛一等奖;学校学生连续四年获东莞市观鸟比赛一等奖,2021年参加市环保知识竞赛,在几百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队一等奖;钟宝莹同学参加2022年东莞市“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环保演讲比赛获一等奖。

中堂镇中心小学:奇思创客课程
课程实行双师教学,由科学老师指导科技创想、创意编程、作品制作;由美术老师指导“奇思手绘”、模型搭建等。课程综合运用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知识,针对生活问题进行创意设计、科学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循序渐进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奇思创客团队设计了创新编程类、科技类的校本课程——《智能创客课程》,此课程是结合生活中一些案例开展的创客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很多学生参加课程学习后,喜欢网购各种科学材料,进行传感器小创作,思考问题更加积极。


近年来,中堂镇中心小学全面开展科学科技教育,组织社团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各类科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获东莞市电脑机器人竞赛学校优秀组织一等奖;在“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东莞市预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得青少年创客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科技类活动,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214项。

中堂镇第四小学:笛韵
中堂镇第四小学积极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确定以“竖笛教学”为抓手的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思路。如今,学校将“笛韵”课程纳入430课后服务项目,实行普及教学与专业乐团(社团)相结合的衔接模式、课上与课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持续推进竖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笛韵”第一课堂为常规音乐课堂,第二课堂为430课后服务时间,成立“莞之星”直笛乐团。学校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每周一星、每月一星”“六一汇演”“级部竖笛比赛”“校园艺术节”“敬老院慰问”等活动,提供更多平台让学生参与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参赛曾荣获省级一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镇级一等奖6个,以及获得东莞市“优秀小社团”称号。

中堂镇第二小学:器乐队
中堂镇第二小学立足学校艺术特色发展现状,依托校器乐队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影响力,确定“以民乐为抓手,以民乐课程育人”,将“器乐队”纳入430课后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本课程每周4课时,共16周。

“器乐队”按照乐器种类(扬琴、笛子、二胡)分班进行教学,各班统一采用讲授法授课,充分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学习,学员们均能完整演奏《青梅竹马》《旱天雷》《春郊试马》等曲目。


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器乐室,布置传统音乐文化展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镇各层级的比赛,连续两年参加中堂镇“六·一”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并荣获多个省市级活动奖项。目前,“器乐队”已然成为中堂二小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堂镇槎滘小学:硬笔书法
学校以硬笔书法教学为突破口,走特色教育办学之路。2021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其中以硬笔书法为主要项目。

学校将书法课和写字课列入课表,创建书法校本教材,由专任书法教师负责教学。每天中午开展20分钟写字活动,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指导,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开设校级和年级组级的书法指导班。


多年来,学校在写字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参加国家、省市镇书法比赛频频获奖;参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东莞市青少年万人汉字书比赛,自2017年起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组织奖;参加东莞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比赛,余婷、张志豪获特等奖,陈东龙、黎敏敏、黎子杰获市一等奖;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比赛,余婷、张志豪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