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明区:积极打造湾区西部交通枢纽,高铁、港口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红火”
佛山+ 2024-01-16 11:26:28

连日来,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段最长特大桥首跨现浇梁顺利浇筑完成,拉开了高明高架车站现浇梁群施工的序幕。经济发展,交通先行。15日记者获悉,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以及广湛高铁、珠肇高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在高明加快建设,高明逐步成为湾区西部交通枢纽。

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红火“有亮点”

在三和路本田金属公司对面,一群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完成浇筑的珠肇高铁高明特大桥14-15号墩左幅简支梁开展质量检查。

珠肇高铁高明特大桥全长5945米,由高明站和区间双线组成,是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段在高明区最长的特大桥。工程负责人介绍,目前,珠肇高铁高明站站前工程已经完成30%工程量,预计在2025年5月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全线27公里,目前已完成11公里工程量,到2024年底,计划再完成7-8公里,预计2026年顺利接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布局西进计划,指出当前佛山新增产业空间基本在北部、西部,赋予高明“绝好地方”“最大增量”的期望重托。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高明将围绕打造湾区枢纽新门户的目标,打造“机场空港+国铁城际+城市轨道+高快速路+港口航运”多层次立体化交通体系。

交通发展既要外联,也要内通。高明明西路、明富线、三和路等一大批区内城乡重点交通项目,近日也迎来最新进展。

在高明盈香生态园转盘处,明西路施工如火如荼。一批技术工人在周末选择加班加点,留守明富线现场,进行软基处理、箱涵、挡土墙等构筑物施工。与此同时,三和路旧路(杨和桥至杨西大道段)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并开放交通,新建段正同步开展软基处理、箱涵等施工。按照计划,明西路、明富线争取在2025年底建成通车,三和路争取2024年底建成通车。

在交通、发改、财政、政数联动审批模式下,项目建设程序用时大大缩短。从完成立项、两阶段设计再到完成施工招标、用地报批及施工许可核发的总周期,三和路西延至机场通道项目(一期)用时不足6个月。

从路网规划上看,上述三项目均连接一环西拓南环,通车后不仅能大大减少高明大道的通行压力,还能有效衔接珠三角高速路网,通过既有道路往西至拟建新机场大道进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用地,是高明区进一步完善骨干路网的必要建设内容。

依托“黄金水道”港口码头发展“有潜力”

高明拥有丰富的港口码头资源,坐拥西江17.5公里“黄金水道”,在营码头11座,岸线使用率仅约四成,发展港口码头具有潜力。

其中,高荷港码头就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在去年顺利完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6亿元,于去年9月开港。货物从这里出发,可直达广州港南沙港区等航运枢纽并走向世界,成为高明乃至佛山城市建设、临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随着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高明纳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及“百千万工程”、顺高紧密协作机制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省市部署深入实施,政策红利加速释放,高明发展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近年,高明轨道交通实现“从无到有”。广湛、珠肇等多个交通项目的加快施工,西江航道升级至一级航道,富湾和荷城两大作业港区功能定位明晰、互补性强。再加上陆运交通,高明已经形成了干支相连、主次结合、设施基本齐全、安全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由广台高速、高恩高速、江肇高速、江罗高速组成“一横两纵”高速公路网。从一条条道路通车,到一座座桥梁飞架,再到接下来轨道站点的加快设立,高明的区域交通路网将越织越密,市民出行也必将日益便利。

文字:记者 周明谦 黄锦成 黎锦健 图片:记者 周明谦 黄锦成 黎锦健 视频:记者 周明谦 黄锦成 黎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