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炸排骨、草莓薄荷奶昔、茴香饺子、茴香煎鸡蛋……一片片绿色的中草药叶子,经过孩子们拼创意、秀厨艺,在炒、炸、蒸等制作手法下,变成了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味,让药材与食材、美味与营养得到巧妙融合。
一个月前,大朗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药食同源”实践活动,缕缕药香总是萦绕在孩子们心头。这不,前几天,他们再次开展亲子实践活动,践行劳动教育,传承中医药文化,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何为“药食同源”?其意为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是历代先贤智慧和医疗实践的伟大结晶。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饮食、追崇食疗。人们合理地选配食物,从而预防疾病、促进食欲,增加营养,强健身体。上周五午饭后,大朗中心小学四(6)班的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躬耕园”实践基地,薄荷和茴香生长的速度极快,上次采摘后的薄荷、茴香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你瞧!有的同学轻轻地把薄荷和茴香最嫩的部分采摘下来装进篮子里,有的同学负责清洗草药,有的同学把清洗干净的草药放入簸箕进行晾晒,方便储存起来。大家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就收获满满。
第二天早上,在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把前一天采摘回来的薄荷和茴香进行精心的择选,摘去老茎,洗净沥干水分,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美食。虽然一些平时并未接触烹饪的同学刚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但在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很快就各自大显身手。
薄荷炒鸡蛋、薄荷炸排骨、薄荷蒸比目鱼、草莓薄荷奶昔、薄荷饺子、茴香饺子、茴香煎鸡蛋……当天晚上,大朗镇中心小学校长刘远桥收到了学生和家长发来的各种美食,看到学生和家长欢乐的场景,他感到十分欣喜。
“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真是一场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刘远桥高兴地说,同学们不仅学会一些药膳的烹饪技能,在劳动中增进与家长的感情,体验劳动快乐、分享收获喜悦,而且认识到中草药与美食的结合,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理,拓宽视野,加深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本学期以来,在“和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大朗镇中心小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建构“躬耕园”实践基地融合课程,探索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融合教学,打造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集群,拓宽学生校外劳动活动空间,让学生不囿于“纸面”成长,助力新时代育人理念落地和新时代人才的培养。
【延伸阅读】
薄荷:
南宋诗人陆游《题画薄荷扇》绝句云:“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薄荷拥有着一股清凉迷人的芬芳,也因此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是美味佳肴,也是治疗疾病的药材。
茴香:
《本草纲目》记载:“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救荒本草》亦有载:“(小茴香)子调和诸般食,味香美”。茴香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和药用植物。茴香菜具有促进消化、抗菌、镇静、清热解毒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