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聚焦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东莞+ 2024-01-10 15:43:13

1月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系列节目《沿海看中国之东莞篇》第二集来到了滨海湾新区。

这已不是央视第一次将镜头对准滨海湾新区,2022年7月至9月,滨海湾新区两个月内六登央视。2023年8月,滨海湾登上《区域协调发展新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特别节目,频频刷亮“高光”时刻,让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观众更加了解这座年轻的活力新城。

在本次报道中,央视记者走进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下称“港澳基地”),与多名来东莞创业的港澳青年交流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

黄宏波作为较早一批来到东莞发展的香港人,在滨海湾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于2020年底创办了港澳基地。

港澳基地为创业青年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创业指导、法律咨询、项目路演等各类创业就业服务,打造港澳青年来东莞发展的“事业圈+生活圈+朋友圈”,同时积极地推进东莞与港澳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助力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

截至2023年底,港澳基地已入驻港澳台侨企业134家,涉及新能源、建筑设计、新媒体、文创设计、专业咨询等多个行业;与70多家商协会、高校、组织机构等搭建了交流合作渠道,累计服务接待粤港澳台侨青年超过4600人次。

在地图上看,滨海湾新区位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之间,邻近港澳。从滨海湾的交椅湾开车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只要15分钟,到深圳机场只需30分钟,到香港只要45分钟。与此同时,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要通道正推动珠江两岸加速融合。

区位交通优势与政策扶持叠加,为企业发展、对接资源要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港澳创业青年享受到大湾区建设的红利。实际上,港澳基地的发展只是滨海湾在推进莞港、莞澳合作上的一个缩影。

今年,东莞市委第十五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平台,推动滨海湾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能级、强化支撑贡献,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打造莞港合作“升级版”。

作为东莞对外开放新高地,滨海湾从科创智造、高等教育等领域持续加强与香港的交流对接,致力于构建“港澳服务+东莞制造”“港澳科研+滨海湾转化”的合作新模式,打造与国际全方位接轨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合作窗口。

2023年,滨海湾以“科技招商”为突破口,多次赴香港、澳门科技企业考察,重点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学园、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度交流洽谈,并两次举办莞港科创制造合作交流会,找准“港澳所需”与“新区所能”。

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方面,东莞将以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为试点,与香港高校开展学科共建、学分互认等合作,同时支持香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滨海湾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实验室,打造香港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

滨海湾还将借助香港科学园idm²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以及大湾区未来电子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速推动与香港科学园在园区合作、企业培育、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在机制衔接方面,滨海湾规划打造莞港合作平台,努力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目前已成功入选省级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将对标广深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香港企业和人才打造一个综合成本更优、创业环境更好、配套服务更全的发展新空间。

在城市环境方面,滨海湾规划打造东莞版的“海港城”——港澳新城,将建设滨海商业综合体、邮轮码头和口岸设施、滨海岸线景观长廊等综合配套设施,全力打造大湾区示范名片和城市形象地标。新港澳客运码头综合体和滨海湾站两大水陆交通枢纽的建设,将实现穗莞深港四城“一小时”交通圈。

文字:记者 陈章玮 聂伟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