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展现新气象

2023年,桥头镇把握“百千万工程”政策叠加机遇,高位谋划、一体推进,强化镇村联动,加快各项任务协同推进。在此背景下,桥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美丽圩镇,重塑乡村风貌、重振乡村产业。
在辞旧迎新之际,”悦读桥头“将开展以“‘百千万’新气象”为题的系列报道,以典型村居、亮点工程为样本,展现桥头各村(社区)的“新气象”,绘就“百千万”新图景。
01
拓展空间
大力招引“奶牛型”企业

产业空间直接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于招引“奶牛型”企业至关重要。今年11月初,桥头镇党委书记安连天率队赴重庆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先后走访了多家重点企业,对企业在桥增资扩产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此次走出去“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向,大力招引“奶牛型”项目,全力为全镇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增效。
近年来,因产业空间受限,导致不少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为产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亟须解决。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桥头做足了充分准备。以“工改工”释放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持续拓宽产业空间供给,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9月,桥头镇今年首个“工改工”市重大项目——晨曦智能家居用品生产建设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为石水口村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6亿多元。
晨曦项目启动建设,无疑为桥头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腾挪产业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今年的桥头镇政府“一号文”提出,把镇村集体经济作为桥头镇打造科创制造强镇的主要着力点,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空间拓展+动能转换”,把现有土地厂房资源与产业项目布局同规划,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无独有偶。今年4月,桥头启动了李屋昌盛工业园的升级改造工程。该厂房原是铁皮屋顶结构,由于年久失修,铁皮已经生锈,整体房屋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了闲置厂房。为进一步统筹村内的闲置老旧厂房,提高工业园的市场竞争力,桥头利用屋顶光伏推进厂房升级改造。今年8月,项目基本完成。升级后的新厂房宽敞明亮、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另外,桥头社区、田新社区、禾坑村3个集体物业优化升级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当前,桥头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以现代化产业园为突破点,启动东太湖现代化产业园区、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拆除整备土地160亩,现在已成功拓出东深公路产业单元827亩。各村(社区)也正系统梳理闲置物业资源,建立完善土地库、厂房库等信息台账,探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招商、资源回购等方式盘活资源,为桥头的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赋能桥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02
宜居宜业
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开餐啦!”今年10月,石水口村举办第五届老人节,筵开140席宴请村里的老人。舞台上群狮献瑞、莫家拳展演,一个个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一边吃着可口饭菜,一边聊家常、叙乡情,畅谈村里的新变化——
近年来,石水口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将“拓空间”作为该村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村集体物业提质升级等各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村组净资产率突破5亿元。
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稳抓机遇,转变经营发展理念,盘活土地资源,腾挪空间,为桥头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另一方面,继续打造好特色精品村,充分利用好东江纵队等红色基因、全国非遗莫家拳,以及省宜居示范村等资源,打造好文旅产业。
“作为特色精品村,石水口村在全力为产业拓空间的同时,加快推进特色精品村提升工程和美丽宜居村项目建设,更大程度地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桥头镇石水口村负责人如是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里也很关心老人,我们老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千叟宴”上的莫爷爷笑着称。

为提升城镇能级、改善城乡面貌,桥头住建局大力推进政企结对工作,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目前,桥头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与本地4家综合实力强、建设经验丰富的优质建筑业企业签订投身“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议。4家建筑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各村(社区),已落实帮扶石水口村人行道工程和桥头实验幼儿园教学楼防水工程2个公益性项目,充分发挥企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
现如今,桥头各村(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望去,原来杂乱无章闲置地建起了“四小园”,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简陋、脏乱的农房也被粉刷洁白、修缮一新,美丽、典雅的农家房屋为乡村风景增添一抹幸福底色,一幅乡村和美、生态和谐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03
文化“增色”
开发特色文旅路线
“一片荷叶编织的城市和海洋/一个乡村千家万户的泼墨/无数首诗歌汇成的勃勃生机/红尘滚滚中跳荡着/耀眼的清莲”这是桥头作家刘帆在游览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后写下的诗句。
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荷塘印象就是绿美东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植树种草,造景养花……仅用了9个多月,600多亩闲置地从原来的脏乱荒芜变得绿意盎然,摇身一变成了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并被打造成学生研学拓展教育基地。
当下,东莞正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各镇街都在围绕“山、水、城、村”有序建设,桥头也列出了今年在推动绿美城乡建设上的任务清单:启动石水口村绿美示范村建设,打造1条林荫路、2个口袋公园、160个四小园,完成碧道建设5.1公里、美丽乡村路5.2公里。
田头角中心广场口袋公园、田头角棠堤湖口袋公园、大洲儿童公园口袋公园、东太湖排渠碧道……任务清单上的数字正在变成市民看得见、去得到的靓丽风景。
在第20届桥头荷花节开幕式上,2023版桥头镇文旅地图正式发布。莲湖风景区、荷花文旅产业园、邓屋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力嘉工业旅游示范点、羊肉美食街,覆盖生态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类型。此外,桥头计划将环境品质提升与非遗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桥头特色文旅资源,深化文化内涵,完善及发展更多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接下来,桥头计划通过修缮维护、合作开发等方式,将迳联古村的凤凰亭、进士府、罗氏宗祠等12个历史文化景点资源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打造成岭南特色千年古村,塑造“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结语
发力镇域经济,聚力乡村振兴。2023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桥头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绿美城乡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全力以赴把任务清单上的目标数字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发展、新提升,努力开创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图文:黄晓姗 袁健斌
编辑:黄晓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