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AI”上东莞
东莞+ 2023-12-31 17:15:05

即将过去的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各方势力纷纷登场,多个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大模型抢滩布局,全球人工智能新一轮产业迎来爆发。

即将结束的2023年12月,东莞掀起一波人工智能的热潮。数十位院士,数百位学术界、产业界行业资深人士轮番来到“世界工厂”。多个大赛、高峰论坛带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探讨,多项目表达强烈的落地意愿,多个重磅签约活动举行。多个活动带来的庞大流量有望在未来某一刻化为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留量”。

人工智能大模型“火”出圈的现象之一是“涌现”——大模型在突破某个规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能力。

在东莞21万家工业企业、超1.3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的庞大制造业规模下,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或可在未来某一刻“涌现”出繁复而多样的人工智能生动案例,足可期待。

2023年12月,岁末之际,“AI”上东莞,全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云集;2024年,东莞将持续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生态,以人工智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AI”上东莞:

多场人工智能重磅活动举行

12月以来,东莞掀起人工智能的热潮,连续举行多场人工智能的重磅活动,呈现一片火热态势。

12月7日,人工智能的风在滨海湾新区刮起。当天,2023滨海湾人工智能论坛举行,工业知识互联创新共同体、工业智能算法联盟、工业数据要素高价值转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重磅签约活动举行,近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高校院所发起共建工业人工智能生态。

通过本次活动,滨海湾新区抢抓风口建设数字化转型和科创制造先行区,抢抓智能算力算法产业新风口,打造大湾区算链集聚区。

肩负着打造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的重任,AI的风在伶仃洋上将掀起足可期待的巨浪。

12月22日-23日,巍峨山下,松山湖畔,2023松山湖人工智能算法挑战赛总决赛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加速数字经济论坛举行,海内外176所知名高校、852支高水平队伍参赛,围绕大模型等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激烈角逐。

当前,松山湖已初步形成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环节。

一周之后的12月29日,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开幕。包括戴琼海、李国杰、何友、蒋昌俊、罗锡文、陈学东、张建伟等近20位院士在内的120多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齐聚;从243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120多个优秀项目在此展开最后的决赛。8个获得特等奖的项目,39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将被优先提名“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松山湖“空气中飘着科学的味道”。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更在多个重磅活动中多有呈现。

在12月1日举行的2023中国(东莞)智能终端高峰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深入探讨;在12月8日举行的2023东莞松山湖AI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云物联网全新商业品牌,腾讯连连生态产品线上运营中心正式落户东莞松山湖科学城……

东莞之“AI”:

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研究成果转化理想之地

人工智能的风吹入东莞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莞何以承接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东莞之于人工智能,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来自企业的期待或成为最好的注脚。在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上,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孙林君带来的参赛项目获得成长组特等奖的奖项。

“东莞是制造业城市,这里对于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孙林君表示。

“松山湖科学城是首个举办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承办地,彰显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拥有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创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应用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为东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点赞。

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拥有166万户经营主体、21万家工业企业、超1.3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涵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颇具优势的产业集群。

“今天的东莞,今天的松山湖,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的理想之地。”松山湖主要领导如是表示。

在业界,人工智能大模型“火”出圈的现象之一是“涌现”。其基本含义为,大模型在突破某个规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能力。如ChatGPT的横空出世,几乎可以回答任何领域的问题,就是“涌现”现象的体现。

在东莞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下,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或可在未来某一刻“涌现”出某一种或多种超乎想象的能力,“涌现”出繁复而多样的人工智能生动案例,足可期待。

2024年,东莞将持续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生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落地发展,以人工智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文字: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片:李梦颖、陈栋、梁浚锋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