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管漏了,马路要开挖修一下;燃气管移位,马路也要开挖一下;还有电信管、电力管坏了……生活中,“马路拉链”十分烦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望根治这一问题。
12月28日上午,东莞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运营启动仪式圆满举办,标志着东莞市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供电局、南城街道办事处、东实集团以及东实商务区公司、入廊单位、参建单位等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什么是地下综合管廊?简单地说,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建设一处“集体宿舍”,把原本埋在地下的电力、通信、燃气、供水等多种管线,全都搬进这个宿舍。如果想要检修,只需要打开“宿舍门”,从人行入口进入地下管廊。
商务区公司总经理莫海明表示,商务区公司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政策、运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三年磨一剑”的韧劲顺利完成东莞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示范段建设,为东莞国际商务区打造成“湾区魅力都心”奠定坚实的市政基础。
活动最后,相关领导和嘉宾共同剪彩,意味着东莞首条地下综合管廊正式投运。随后,参加人员一起参观了东莞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监控中心。

未来,商务区公司将继续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综合管廊示范段运营为起点,将综合管廊运营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相关镇街,探索更多值得借鉴的地下综合管廊东莞经验,助力提升东莞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相关链接:
电缆入廊!综合管廊示范段运营“开门红”
根据《东莞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方针,东莞将大力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以此促进城市再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基础设施运作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东莞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是东莞首个开工建设的管廊项目。

目前投入运营的为东莞国际商务区综合管廊示范段,长约5.6km,包括双舱干线管廊、缆线管廊。管廊内配置了相应的附属设施,包括综合管理平台、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等。
作为东莞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示范段管廊建设过程中面临跨跃广惠城际铁路、下穿新基河等难题,商务区公司通过政策先行、统筹协调、建管并重等举措,攻坚克难,按期完成廊体建设验收。
截至目前,商务区公司已配合完成电缆、给水管、中水管、通信等管线入廊,并与电力公司签订了电力电缆入廊合同,实现了运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