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提到辅导作业,这句话引发了现场家长的广泛共鸣。这是“家长成长学院”案例课堂教学展示上的一幕。
12月21日,东莞市优秀家长学校经验交流系列活动第一期在南城阳光五小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经验分享、专家讲座、案例教学等形式,东莞家庭教育专家们共探家庭教育工作新思路。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活动旨在推动全市优秀家长学校经验分享,为家长学校常态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名师专家集结探讨,提升家教指导能力
本次前来参加活动的都是我市家庭教育的名师和专家,包括荣获“东莞市优秀家长学校”单位代表、东莞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所有成员、东莞市各园区镇街家庭教育名师团队成员及家庭教育负责人、南城街道公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家庭教育负责人。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南城阳光五小优秀家长学校成果展,了解该校在推动“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建设中,在新理念和新模式下的具体工作、主要成绩、工作亮点。
东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东莞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监事长张润林表示,今年1月份,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13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通知,明确和细化了两点:一是各个学校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责来开展,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二是加强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要注重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家庭教育的宣讲和辅导能力,以及促进家校共育的能力。张润林认为,“家长和老师成为合伙人,才能保障我们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和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秀学校分享经验,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
2013年1月14日,东莞市家庭教育学会专委会正式成立。东莞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张林认为,本次展示交流活动和李季教授的理论讲座相得益彰,为全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样板思考和借鉴。未来,专委会将继续举行优秀家长学校交流活动。
作为东莞市优秀家长学校获奖单位,南城阳光五小有何经验?南城阳光五小校长林万锋从价值引领铸文化,课程建设重体系、巧用资源显智慧,家校协同助成长、砥砺践行绽芳华,家校共育结硕果三个方面介绍该校家长学校的做法和经验。他坦言,市教育局和南城教育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将学校纳入街道家庭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指导学校以“家长学堂”为中心,街道教育主管部门、社区、学校三方面为主导,打造出“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以队伍培养为运作实体、以课程培训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活动创新为载体”的阳光五小家校共育新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大格局。
现场,南城阳光五小还拿出压箱宝,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家长成长学院”案例课堂教学。南城阳光五小德育处主任蔡贤娜以“用爱来陪伴,作业没烦恼”为主题,开展“家长成长学院”案例课堂教学展示。她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家长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析“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微课展示教学呼吁家长要深入问题看本质,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式应对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也有赖于家长的努力。教育孩子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关心孩子,并不是粗暴插手;放手教育,并不是撒手不管,相信家长们今后在辅导作业和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方面更有指向性。
名师送课启发智慧,探讨模式家校收获
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教研团队的支撑。
会上,南城街道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任怡老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南城家庭教育名师教研团队风采。南城家庭教育名师教研团队现有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3人,家庭教育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南城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骨干师资11人。教研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过硬的教研团队为南城加快探索和实践家庭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原广东省德育研究会副主任、广东二师教育管理研究员、应用心理学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未来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李季作主题为《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学校40年不老》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李季以“学习做好家长:从家长会到家长学校”“学习依法家教:从家校社合作到协同共育”“学习做学习型父母:从立德树人到终身学习者”等三方面向大家分享,让参会老师、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东莞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吕广健为优秀家长学校校长代表、教师代表颁发证书。吕广健表示,这种教学的探讨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讨论式、分享式、深入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式更能引发家长参与的共鸣,对下来推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南城阳光五小作为优秀家长学校的代表经验分享,以及南城街道办家庭教育名师教研团队的展示,这些都为接下来的工作丰富了理论知识,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