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第23次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在香港召开。莞港政企届相聚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围绕“深化莞港合作促进港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会议主题,共商莞港合作事宜。
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国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香港工商界代表、商协会,以及东莞市商务局、市台港澳事务局、滨海湾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邢文聚表示,东莞将把提升“东莞制造”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作为重点,抢抓内循环机遇。在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广大港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广大在莞港企,要坚定信心,用好莞港联席会议的工作机制,共同促进在莞港企转型升级;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融入国家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当中,贡献东莞和香港的力量。
为了拓展莞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各界的交流合作,12日下午,东莞代表团拜访香港科学园、时代皮具和赛诺家居总部。
关于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
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超200个
在莞港企升级转型联席会议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进出口商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东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建立的沟通机制。旨在加强与香港相关商会的工作沟通与协调,共同解决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截至目前,联席会议共举办了22次(2020-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暂停举办),协调解决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中的重大问题超200个。
政策点击:
东莞“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
本次大会上,市商务局局长张健良在发言中表示,为鼓励企业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东莞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包括境内外办展、参展、组展;出口及海外投资信保;支持参加境外经贸交流活动等。
在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方面,主要是支持企业参展、出口信保补贴等。比如:对企业参加重点境外展会,分别按照展位费20%和50%,且最高不超2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对企业参展发生的机票给予50%支持;企业参加加博会路演推介活动,对人员机票及住宿费用按不超过80%的比例给予资助。
为给企业开展外贸业务保驾护航,东莞在新一轮政策中,提高了对出口信保项目的支持力度。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按实缴保险费的最低30%、最高7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最高资助50万元;对符合要求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实际建设或使用费用的50%,最高不超1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为了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拓展市场,对设立境外展销中心,每个项目每年最高可支持100万元。
在支持企业拓展内销市场方面,重点是支持企业通过展会、直播电商等拓展市场,并对内销增长的外资企业进行奖励等。比如:对参加“粤贸全国”活动的企业,每个标准展位给予3000元资助,每家企业每年度可以申报两个项目,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万元;对于粤贸全国活动的组织单位,按照每个标准展位500元的标准给予组展奖励,每个展会组展奖励最高20万元。又比如:对设立“东莞制造”品牌展销平台的商协会、企业和机构等,符合条件的将给予每年场地租金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展厅装修最高支持50万元。为解决企业内销收款难题,对企业购买国内贸易保险的保费给予最高50万元的支持。
此外,东莞还对外资企业内销增长奖励支持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扶优扶强”转向支持中小企业,对前一年度内销额小于500万元,新增内销额排名全市前50的外资企业,每家企业每年支持10万元,增强中小外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动力。对通过电商直播年度销售额达1000万以上的制造企业,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30万元等。
本次大会还推介了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项目有关情况。今年2月,东莞市政府与香港机管局正式签订空港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空港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为了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对航空运输日益迫切的需求,由东莞市政府和香港机场机管局和黄埔海关共同探索出一条互利共赢、创新合作的跨境贸易通道。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首创跨关境安检前置,是直达空侧的海空联运模式。该项目落地后,填补了东莞航空货运设施和功能的空白。
张健良表示,“空港中心”项目实现了香港机场相关功能和服务延伸到东莞一线,让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享受国际机场的便利,带动了大湾区货物国际通达性的整体提升。希望香港工商界多向会员企业推介“空港中心”项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数说:
港资仍然是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
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时至今日,港资仍然是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目前全市有港资企业8075家,占全市外企总数的58.3%,累计实际港资478.9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57.2%;在莞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港资企业超过630家,涉及总投资金额达334.8亿美元。2023年1-10月,我市新签香港投资企业64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71家,占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的58.8%,实际利用港资27.1亿元,实际利用港资占全市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50.5%。2023年1-10月,我市与香港地区贸易总额1363.4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全市进出口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