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下,在偌大的果林里,一片片宽大的树叶下,藏着一颗颗形似佛头的果子,散发着热带水果的清香……近日,惠州博罗县泰美镇夏青村的释迦果上市了,5000多株释迦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果期可持续到明年3月。
释迦果软糯香甜,有冰淇淋一样的绵密丝滑,又综合了牛奶和凤梨的香气,加上所含营养丰富,是近年来热门的优质果品。依托着泰美镇便利的交通,以及线上线下的多渠道销售平台,这些软糯香甜的释迦果搭乘着冷链物流销往北上广深,成为泰美镇又一张特色农业名片。
早上九时许,果园主人王秋河和韦金会夫妻俩就忙活开了,他们和果场的工人一起,在释迦果园里一起采摘释迦果。这片释迦果园里,一行行的果树间隔开来栽种着,果树高度在一两米左右,一枚枚释迦果就挂在树枝上,伸手即可采摘。果园里几个工人忙碌着,有的在采摘,有的在搬运,他们当天要将一吨释迦果发往上海,果园里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阳光下的果园,微风吹过时,有淡淡的果香。韦金会摘下一枚释迦果,摘除套袋,露出果实。释迦果表皮有凸起的节点,像极了佛头,释迦果表皮青绿形状饱满,干净又漂亮。韦金会把释迦果切开六瓣跟大家品尝,淡绿色的果皮切口后,果汁随之溢出,果肉呈奶油色,其中嵌着一粒粒黑珍珠般的果核。“这是凤梨释迦,香甜软糯,汁水丰富,有爆浆的口感。”韦金会说完,大家细细品尝了一番,随即被凤梨释迦带着牛奶香气的香甜滋味、“冰淇淋”般细腻软糯的口感所征服。“我们这个凤梨释迦又香又甜,北京、上海的客户可爱吃了。”
王秋河介绍说,今年是第三年挂果,随着果树的长大,量产也逐年增加。今年从11月开始上市,果期可以持续到明年3月。每株果树产果达到了30~50斤,5000多株果树总产量在15万斤以上。
这片果园采用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果园里留了行距可以在采摘期通行小货车,水肥供给管道铺到了树底下,灌溉时可以省下很多人力。王秋河是台湾人,他把台湾的种植方法带到了这里:将果树矮化,经过矮化后的果树只有一两米高,修枝剪叶摘果的工作,伸手就可以操作;以花生麸、禾秆等做基质,投入菇菌来发酵,得到植物有机肥来给果树施肥;挂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套袋来区分果子的成熟度,分三种颜色三个批次,采摘时根据套袋颜色来区分,减少不少人工成本。
依靠这些种植方法,他们的释迦果品质优良,无论从甜度还是量产,与台湾相比都没有太大分别。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单果最重的可达一斤重。“释迦虽然是热带水果,我们的果苗也是台湾的,但来到这里也适应得很好。”韦金会说,泰美靠近东江,形成了泥沙结合的土质,加上泰美的地理位置,与海边有一定距离,从土壤和气候来说,都很适合释迦的生长。“广东台风很多,但是我们在这里这几年,都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韦金会开心地说,泰美交通便利,5公里就可以上高速,除了地理位置好,泰美镇当地政府和村委都很支持他们在当地发展农业,不少村民成为他们的员工,帮助打理果园,实现家门口就业。
王秋河夫妻俩原来在深圳从事电子元件生意,在商场博浪二十余年。退休后,两人来到泰美镇夏青村租了块地,从商海转行到田间,做起了农民。“我喜欢吃释迦果,我老公就说那就试着种一种吧。“2019年开始,夫妻俩开始在下屋种植释迦果,初期只是小范围试种,但他们种出来的果子品质优良,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种植范围就逐渐扩大到160亩,并种有莲雾、树葡萄、凤梨等其他品种。
从电子行业更换赛道进入农业,韦金会变身“新农人”。在种养果树方面依靠现代的农业技术,在销售渠道上,韦金会也积极拓线上线下渠道。她个人注册有抖音账号,会经常分享果场的日常,一些果商被她的分享吸引而来,她就以直销的形式出售释迦果,减少中间环节;她还借助惠农网提前半年进行水果预售,果树还没挂果,她就把果子卖出去了;此外,她还与社区团购、美团等平台有保持合作。通过这些平台,她铺开了一张销售网络,高端客户在北京、上海,中端客户覆盖珠三角,线下则发展周边地区客流的休闲采摘。
果园发展壮大,王秋河夫妻俩也很注重品牌意识,专门注册了“鲜浩莱”品牌。此外他们还加入了博罗县丰汇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集果蔬种植、销售为一体,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抱团发展,期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