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东莞市商业学校、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东莞日报社合作共建的《“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项目受邀参展,向全国教育界人士、专家学者进行项目展示和经验交流。

东莞校媒合作项目成功“出圈”
自2015年以来,教博会已成功举办五届,是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教育创新改革的教育盛会。
本届教博会以“未来与希望——共享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教育优质均衡、新课程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通过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和互动工作坊等形式,展示了最新的教育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其中,《“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凭借其校媒合作的独特性和前瞻性成功“出圈”,赋能“东莞经验”的推广与传播。展会现场,《“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团队成员向专家学者、教育界人士展示了项目的成果。在展演环节,分别播放《浩歌党课》《战“疫”思政500秒》《二十大精神唱讲课》思政系列微课,吸引众多嘉宾参观驻足观看。
实现思政课堂传播效果倍增
项目组团队成员介绍,该项目一改思政课传统的灌输、填鸭、说教的授课方式,通过学校与媒体开展合作,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思政教学环节,开设了“思政‘云课堂’”等专栏。

同时,综合运用短视频、音频、H5、条漫、一图、海报、直播、MV等新媒体表现形式,教媒融合帮助思政课堂实现“1+1>2”的倍增传播效果,提高了思政课堂的实效性。该项目曾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除此之外,项目成员还带来了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曹永浩的《牵手教育:中职学校“四元并举,德技双高”的校本实践》教学项目,该项目创新开展一系列“牵手教育”课程,旨在解决中职学生“四个普遍缺乏”的问题,曾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博会是教育创新成果的汇集地、教师教育的大课堂,也是跨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加速器。
曹永浩表示,“参加本届教博会,既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肯定,也是学习借鉴全国各省市优秀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成果的一次宝贵机会,期待东莞教育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链接
东莞校媒融合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其中,由东莞市商业学校、东莞日报社、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申报的《“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是东莞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的唯一一个奖项。

项目依托新媒体,深耕内容建设,运用先进技术,突破了多个网络之间的彼此连接,运用触碰学生和群众思维活跃点的创新手段,推动思政教育产品适应移动传播规律,以不灌输、不空谈、更有亲和力、更有针对性的内容抓住眼球、成风化人。

校媒深度融合,以“小切口”讲“大思政”,从与人们生活贴近的故事出发,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进社区、进头脑,使得思政教育不再只是讲台上的宣讲,而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两者合作共赢,引起听众共情,引发学生共鸣,合力赋能正面舆论引领效能,助力教育领域和宣传领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