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农历小雪日
每年这个时候
是莞香采头香的日子
东莞香典
11月22日,第十届“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活动在大岭山莞香非遗保护园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林业局和大岭山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共同指导,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岭山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陈杭,东莞市委副秘书长赖辉东,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绍光,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东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美良,东莞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杨石光,东莞市林业局局长黄德洪,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大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晓华,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以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北京大宝集团、荣宝斋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东莞香典”活动。现场,广大市民和嘉宾一起观看采头香、“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气氛十分热闹。
本届“东莞香典”包括采香日启动+采头香+莞香合作社揭牌+莞香制作指导手册发布+香市雅集+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内容。莞香多样的产业创新模式是本次活动的突出亮点。

十年打造香典品牌
助推莞香文化发展
沉香被誉为“万香之王”“木中钻石”,位列“沉檀龙麝”四香之首。莞香属于沉香的一种,是唯一以东莞地域命名的香料,在明清时期曾作为朝廷贡品。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莞香发展,东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14年开始联合大岭山镇、东莞尚正堂共同主办“东莞香典”活动,今年是香典活动的第十年。
10年来,在非遗项目方面,我们推动“莞香制作技艺”和“寮步香市”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全国8个与香制作技艺、香习俗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东莞占了两个;推动黄欧成功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锦华入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东晓、尹丰田入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推动莞香非遗保护园获评省级基地,目前正在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莞香文化博物馆获评省级非遗工作站等等。
10年来,在莞香文化“走出去”方面,我们精心组织参展中国深圳文博会、中国山东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展会,并赴港澳台、新加坡、德国各地展示宣传莞香文化、助推莞香产业发展,其中,两个莞香国家级项目单位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近亿元。
10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莞香文化内涵,拓展莞香药用价值,参加中国成都非遗节,莞香从传统技艺类改为中医药专区,这对莞香下一步发展有重大意义。探索莞香育种技术,利用先进萃取技术开发的莞香护肤品、保健品等产品日益走红;以沉香为主题开发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康养等文旅项目愈发成熟。
10年来,采香日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年采香日前后都吸引5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游客来到东莞感受体验莞香文化,线上年均约60万人参与,在口口相传中推动采香日持续出圈传播。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加大国家文化符号的在地化表达,以久久为功的决心,深化莞香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让莞香文化在持续活起来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线上直播小雪采头香
弘扬莞香精神
莞香,因地而名,因奇而世,是东莞人文历史孕育而成的一朵奇葩。扎根贫壤,经历刀砍斧斫,在漫长的风霜岁月中凝脂成香,莞香树的结香过程如传承了千年的莞香文化,因经历岁月洗礼而愈显香远厚重。


小雪日上午5时左右,经过拜香神仪式后,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在莞香非遗保护园进行莞香头香的采集。采香现场,黄欧遵循古法,慢慢将已结香的莞香树干锯开,小心取下被白木包裹的莞香原材料,这就是今年采集的头香。


启动仪式上播放了清晨采头香的视频,很多线上观看直播的市民第一次见识到这个古老仪式,了解古法采香。此外,“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莞香吟》如诗如画的古装情景表演中拉开序幕之后,举行了宣读祭文仪式。香农们身着古装、手持竹简,虔诚而庄重地敬谢天地祈愿丰收。

在公益拍卖环节中,“头香”被拍出了20万元高价,本次售出所得将用于助学活动。

推动莞香赋能乡村振兴
助力“百千万工程”
今年,“东莞香典”有三个特别的仪式——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莞香制作技艺指导手册》发布、“莞香赋能”签约仪式。
仪式上,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共同为“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揭牌,该合作社是在大岭山镇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由莞香龙头企业东莞尚正堂莞香种植公司牵头,联合多家莞香种植基地共同组建的专业化平台。今年,大岭山在召开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发挥特色文化,助力大岭山“百千万工程”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构建“12369”示范工作体系是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的重要部署。
“12369”示范工作体系的“3”即是擦亮莞香、荔香、书香文化品牌。近年,大岭山一直在积极探索“一红二源三香”的文化发展路径,其中“二源”包括“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三香”包括“清幽的莞香”。由此可见,莞香在大岭山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大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晓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国上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省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我市提出推进制造业立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相互融合,打造特色生态产品,做大做强莞香产业。籍此东风,大岭山镇将不断凝聚“香”魂,做强“香”业,传播“香”气,加快推动莞香产业高质量发展。

挖掘莞香药用价值
持续焕发莞香产业新活力
合作社揭牌后,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发布了他们的最新成果——《莞香制作技艺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从莞香产业的专业角度,对莞香发展企业、莞香品质、生产技术等行业标准作出规范要求,且前瞻性地从沉香药效学的角度提出莞香药用的开发前景。这吸引了不少市场关注的目光。

“莞香赋能”签约仪式上,东莞市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和明语药业公司、纪馨生物科技公司等单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是为大岭山推动莞香生物科技研发应用和市场推广的又一崭新成果。

近年,大岭山在推动莞香产业集群化建设中持续发力。目前,围绕莞香产业实施建设的莞香大数据云、生物科技基地、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都是应用现代科技打造莞香产业中心聚集地的重要举措。

其中,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是以莞香文化为主题,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展厅,建成后将成为莞香产业的一个重要聚集地,有利于大岭山莞香文化“走出去”,进一步促进莞香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
供稿:黄凤琼、王毅
编辑: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