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药送医送健康!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第三次到铜仁
东莞+ 2023-11-05 20:00:52

莞铜山海情深。10月30日到11月3日,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的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医疗帮扶活动,第三次走进贵州省铜仁市。连续五天,专家们在大山里开展义诊,在当地医院带教查房、交流座谈,马不停蹄。

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2023年东莞“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组成,共有23名医疗专家,涵盖心血管、妇产科、儿科、内科、呼吸科、牙科、中医、护理等领域,就是为了方便当地群众就医,提高健康意识,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水清岸美,秋日的乌江,和往昔一样安静地流淌着,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逶迤的青山,留下了东莞“最美天使”翻山越岭一路奔波的身影,将东莞“最美医护精神”送到当地群众的心坎上。

基层义诊:实现更精准的医疗帮扶

位于“千年丹都”万山区的同心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住着约2300名居民,多以老年人为主。本次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的医疗帮扶活动,也正是从这里开启。

10月30日早上,听闻东莞“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到广场上义诊,不少居民结伴而来。“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还没到达,面积不大的小广场,翘首以盼的群众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医疗专家们赶忙下车,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片刻不敢耽误地为群众们进行义诊服务。由于部门居民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有时语言不通,万山区人民医院为每个诊台安排了医护人员,来帮忙翻译。

33岁的张女士和丈夫是一对恩爱夫妻,然而结婚多年她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听闻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科)主任赵俐来了铜仁,她和丈夫驱车上百里来现场“挂号”。“赵主任的大名早有耳闻,10月初我还专门去东莞找她,真的是‘一号难求’。”张女士说,希望借赵主任“送子女神”的美誉,圆家庭美满的愿望。

耳穴压豆、火龙罐、雷火灸、艾灸(热敏灸)等东莞特色中医理疗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无论走到哪里,东莞市中医院护士长袁冬儿和道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副馆长邓宝如的诊台前,总是围着一圈又一圈等待着体验的群众。他们俩一边进行着把脉、推拿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一边详细讲解调理方法,忙个不停。“中医药是个宝,希望更多群众体验到中医药带来的帮助。”她们俩感慨道。

曾获得“首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中国好护士”的东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师清莲,这次以东莞市“最美医护”宣讲队队长的身份参加医疗帮扶活动,这是她首次来到铜仁,希望了解当地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几天时间,她带领团队为群众认真测量血压、血糖,科学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叮嘱做好日常监测、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师清莲在义诊时发现,当地群众的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比例很高。在与当地医疗部门交流座谈时,她建议,要在基层群众中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影响一个是一个,做到一点是一点”,实现慢性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东莞市护理协会源于你们加强沟通协作,尽绵薄之力。”

10月30日到11月3日,为期五天的医疗帮扶活动,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走进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共为1500余名群众送医送药,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问题。

每次义诊过了中午,日光渐盛,慕名而来的村民久久不舍离去,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陈慧说,“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更多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实现更精准的医疗帮扶。”

交流探讨:向理念拓展

10月30日上午,就在东莞“最美天使”忙碌的进行义诊时,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挂职铜仁市万山区委常委、副区长的尹露萍,正在万山区人民医院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院长助理张东强,就口腔科建设进行着深入、广泛、务实的交流。根据达成的共识,东莞健力口腔医院对万山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发展进行指导、帮助,解决当地百姓看牙“贵难烦”问题。

结束上午的义诊活动,东莞“最美天使”匆匆吃过午饭,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下午的专题讲座、带教查房和座谈交流工作中。而这样的忙碌,让两地医疗协作不止于“课堂”,他们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用不了多久就会结出累累果实。

10月30日下午,陈慧和东莞市儿童医院(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兼综合二区主任刘国军、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负责人卓彬鼓刚下车,就直奔会议室,他们三人针对“医院护理管理”“传染病预防”“小儿呼吸”等主题开展学术汇报。师清莲和东莞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骨科主任医师何仲佳也为当地医院开展了学术讲座,分享当前医护方面的前沿经验技术,详细解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特别案例和困难问题。

在思南县人民医院,东莞医疗专家被医院的各个科室请到病房里进行教学指导。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曹卫东参与了多名复杂心脏病患者的会诊,并对治疗及后续随访提出专业建议;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赖江明走进ICU,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诊疗经过,并指导重症护理工作……在场医护人员听得认真,仔细记录,虚心请教,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还主动添加东莞专家的微信,便于日后长期学习和请教。

“你们的到来,将带动思南医疗技术和理念更新,为东西部协作注入新的活力。”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思南小组组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尹晓航介绍,三年来,东莞共有17人次医疗专家前来帮扶,共投入500万余元通过组团式医疗帮扶,促进思南医疗水平提档升级,东莞医疗专家的名字和事迹,将在思南大地久久流传。

“这是我的房卡,如果我没赶回来,就请你帮我将行李带到车站,我要出发了!”11月3日上午,是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收拾行囊,准备返程的时间,东莞市东坑医院护理部主任韦芳一早就敲开了同事的房门,江口县妇幼保健院诚挚邀请她开展护理管理学术交流。

时间紧促,没等同事反应过来,韦芳就快速出发。就像她出发来铜仁那天,五点钟天还没亮就醒了,“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想早点到,尽快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江口县妇幼保健院,韦芳到各临床科室,结合住院患者病例进行现场临床教学活动,还以“护理创新思维与实践”为主题进行授课,她资深的学识及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令在场同行受益匪浅。

最美精神:不止于此行

从义诊现场,到病房,到会议室,到报告厅,为期五天,东莞医疗专家的足迹深入到铜仁医疗系统的各个触角。而这样的医疗帮扶,正是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精彩缩影。自2021年东莞市结对铜仁市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一批又一批医疗专家跨越山海,积极投身到铜仁市东西部协作中,助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

市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东莞共统筹选派116名医疗人才赴铜仁驻点协作,累计接收铜仁100多名医务骨干赴东莞进修学习,双方因帮扶而结缘,情谊日渐深厚,健康帮扶也频频交出亮眼“成绩单”,双双驶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的疼痛科主治医生张文丽是“九零”后,是今年新一批莞铜协作医疗专家团队中最年轻的医生。在思南县人民医院,她发挥针灸特长,先后救治300多名疼痛病人、中风患者。每天,她还通过门诊坐诊、查房带教等方式,对青年医生做好“传帮带”,致力于为思南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2年4月,从沿海之滨,到武陵山区腹地,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黄河清跨越万水千山,初心如磐,发挥自身所长,将东莞先进医疗技术引入万山,助推万山区人民医院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乳腺中心,以“造血式”帮扶助推万山医疗卫生健康综合水平高质量发展。

莞铜卫生健康协作医疗服务队队长、铜仁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黄国彪,是目前东莞在铜仁帮扶时间最长的医疗队员。2021年12月,黄国彪从踏上这块热土伊始,就积极为铜仁市中医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积极谋划,助推着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黄国彪说,从医者本心出发,以医院为“家”,他将倾情“传帮带”,服务好贵州东北部的广大群众,为两地“山海情”再添新成果。

每次义诊时,赵俐的诊台前总是排着最长的队伍。再次走进铜仁,她希望以中医之术“照亮”更多家庭,将自己热爱的、为之澎湃的中医妇科事业在铜仁大地留下一串串温暖的足迹。10月30日傍晚,在当天的医疗帮扶活动结束后,赵俐收铜仁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吴双、肖琴为徒。“浓浓山海缘,深深莞铜情。”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慧英相信,有师父的倾囊相授,弟子们一定能快速成长,铜仁市中医底蕴将日趋深厚,焕发新的活力。

“看到你们再次首选万山,很开心、很高兴!”东莞卫生健康局在铜仁市万山区的挂职干部尹露萍,每次看到“娘家人”到来,就倍感亲切,“东莞医疗专家来到万山,通过义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将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春对东莞医疗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说,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在东莞、铜仁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两地卫健部门深度开展协作,帮扶专家积极传道授业、倾囊相授,着力提升铜仁医疗诊疗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更好的服务患者和老百姓。

“铜仁所需,东莞所能。”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陈少基介绍,成立于2017年6月的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现有200多名队员,囊括了八届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和其他部分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足迹踏遍新疆图木舒克、西藏林芝、云南昭通等地,他们用真情为当地群众服务,用专业为当地医护人员提升技术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忠诚担当、厚德精医、大爱无疆”的东莞“最美医护精神”,三次来到铜仁,希望在医疗帮扶中进一步丰富东莞最美医护精神的内涵,让东莞最美医护精神在铜仁大地开花结果。

“小伟医生,感谢您,昨天吃了您开的药,今天肚子就不胀痛了!”返程的高铁上,“广东好人”刘小伟接到了患者打来的电话。十多年来,他在昭通、铜仁、韶关、河源等地开展医疗、教育帮扶,这次带了近1万元的药品。他说,最开心的事,是去帮助别人……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记者 陈帆 视频:记者 陈帆 见习记者 张伊琳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