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2日凌晨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不到24小时内,两次对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难民营实施空袭,已造成至少195人死亡、770余人受伤,另有120人下落不明。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1月1日发表声明说,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已造成8796人死亡。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已有1400余人死亡。截至目前,此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1万人死亡。
联合国发言人11月1日说,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以色列空袭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包括大量妇女、儿童在内巴勒斯坦人死亡表示“震惊”。同时,古特雷斯对任何杀害平民的行为进行“最强烈的谴责”。
以色列国防军11月1日晚发表声明说,在当天对加沙地带的一次空袭中,一名负责指挥加沙地带所有哈马斯反坦克导弹部队的指挥官被以军打死。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11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哈马斯正遭受严重打击。以军已摧毁数千个目标,打死数千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他强调,以军不会停止行动,直至消灭所有巴武装人员。
土耳其外长菲丹11月1日在安卡拉会见到访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菲丹说,如果有关各方能达成结束巴以冲突的协议,土耳其愿作为冲突一方的担保国并履行相应责任。阿卜杜拉希扬说,在卡塔尔、土耳其等国的支持下,伊朗提出了一项方案。“我们希望举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会议,希望看到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尽快抵达加沙”。
法国外交部10月31日晚发表声明,紧急呼吁加沙地带实现人道主义停火,以便人道主义援助能够持续、迅速、安全和畅通无阻地进入该地区。
延伸阅读
以色列四面承压
针对以色列在此轮巴以冲突中对加沙地带轰炸及“全面封锁”等做法,该国连日来遭受多方谴责,面临的国际压力不断增加。
巴林议会11月2日宣布,决定召回巴林驻以色列大使,同时停止与以色列的经济关系。巴林议会网站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说,出于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和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一贯立场,巴林做出上述决定。声明透露,以色列驻巴林大使已离开巴林。
11月1日,约旦外交部宣布召回约旦驻以色列大使。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出于约旦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的坚决谴责,这场军事行动已导致大量平民被杀害,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可能进一步危及整个地区安全和国际和平。
10月31日,玻利维亚宣布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血腥轰炸。同一天,哥伦比亚、智利召回本国驻以色列大使。
智利外交部发布公告说,智利“强烈谴责并严重关切”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认为那相当于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平民的“集体惩罚”。
此外,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连日来也呼吁停火。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据消息人士此前披露,沙特已暂停由美国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谈判。据阿拉伯媒体报道,若以军对加沙发动全面地面战,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国家可能会在外交和人道主义层面直接向以色列施加更多压力,敦促美欧停止对以色列的过度支持,同时向加沙提供援助。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美以密谋“加沙未来”
白宫否认拟派美军维和
美国白宫1日表示,如果将来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施维持和平行动,美国不会派军队参与。同一天,两名美国参议员证实,美国及其伙伴正考虑,加沙战事结束后向加沙地带部署一支多国维和部队。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政府“现在或将来都没有计划、也没有意图向加沙派遣美军”。
美国国会民主党籍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和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告诉美国《政治报》网站,美国及其伙伴正就加沙地带的未来展开秘密外交,作“早期”讨论,议题包括组建维和部队、在“过渡时期”发挥作用,但预计美国不大可能派兵参与。
美国彭博新闻社前一天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由于以色列称要消灭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美以正研究“加沙未来选项”。方案之一是把加沙交由地区国家临时管理,同时派驻多国维和部队,人员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理想情况下,维和人员也将来自沙特阿拉伯或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阿拉伯国家。
第二个选项是仿照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缔结的和平条约,在西奈半岛及其周围部署多国部队和观察员团。知情人士说,以色列认为这一方案值得考虑。
第三个选项是把加沙地带暂时交给联合国管理。这一选项的优势在于联合国赋予其合法性,但以色列认为这不切实际,原因是以方认为联合国没有给以色列带来什么好处。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上月31日在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说,未来白宫倾向于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加沙地带。领导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2007年被哈马斯武力赶出加沙。布林肯说,美国不会让加沙地带继续由哈马斯控制,也不希望由以色列管理或控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