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轨道1号线一期”)顺利实现全线隧道贯通,为2025年实现全面通车试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9时58分许,随着盾构机刀盘将钢筋混凝土切割,将最后一层围护结构破除,大朗站至湿地公园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宣告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按期实现了全线“洞通”的目标。隧道全线贯通,为后续完成“轨通”“电通”等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1号线是东莞目前已建和在建地铁轨道中最长的一条线路,一期工程线路总长57.46千米,其中高架线7.71千米,地下线49.43千米,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座、主变电所4座,共设车站25座,其中13座为换乘站,将实现与穗莞深、莞惠、佛莞城际、轨道2号线、规划中的轨道1号线支线以及轨道3、6、7、8、12号线换乘。记者从东莞市轨道交通局了解到,轨道1号线将争取在2025年实现全面开通试运营。
截至目前,轨道1号线高架段桥梁施工已完成6.9千米,完成总量的81%;全线已有21座车站封顶,19座车站进行附属工程施工;完成33千米短轨铺设,多个站点区间实现短轨通;望洪站、道滘站、道滘东站、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等多个车站进行装修施工。
轨道1号线建设跨度长、难度大,自盾构机始发以来,实现顺利穿江过河12次,穿越建(构)筑物136次,穿越极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孤石群、全断面硬岩等地质条件26.34千米,主动排除安全风险隐患2626处,安全质量管理平稳可控。
接下来,轨道1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将全面转入轨道铺设、接触网安装、通信信号系统施工。
轨道1号线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叶森立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土建场地移交,重点推进机电装修和铺轨施工,争取在年底前实现车站装修全面进场、轨道铺设完成超50%。全线隧道贯通也标志着原本围蔽施工所占用的道路将陆续退场,“我们将加快推动已完车站退地还地,开展车站出入口建设,尽早地还路于民,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叶森立介绍。
轨道1号线大事记
2016年3月7日
广东省发改委批复《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2月19日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举行全线动工仪式
2020年1月16日
全线首个车站-滨江体育馆站地下连续墙完工
2020年8月25日
全线阶段箱梁开始架设
2020年8月28日
全线首台盾构机在滨江体育馆站始发
2020年11月18日
全线首个车站-道滘站结构封顶
2020年12月25日
首批地下车站-大岭山东站、滨江体育馆站结构封顶
2021年3月10日
首个盾构区间-滨江体育馆站至莞太路双线贯通
2021年12月26日
全线首座上跨航道特大桥-赤窖口河特大桥合龙
2022年7月30日
新源路站铺轨基地开展轨道工程全线首铺
2022年12月1日
全线最后一座车站-大朗站广达塑胶厂厂房拆迁完成移交施工场地
2023年5月5日
机电装修工程进场施工
2023年10月23日
1号线全线隧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