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交通堵塞,影响学生出行安全现象普遍存在。当上下学时间“撞上”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如何破解学校周边的拥堵难题?近年来,南城街道在扩容提质同时,对于多所新建成,位于交通繁忙路段的学校,提前做好预案,多措并举化解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难题,让校园门前慢下来、静下来。
校门口“堵点”常见
下午6点,南城街道科创路车流如织,位于科创路和东莞大道交界处的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周边道路却顺畅无阻。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地理位置优越,早晚高峰期间,学校周边主干道是市民上下班途经的繁忙路段。两千多名学生上下学,再一次让周边交通压力倍增。
车流量、人流量大,在各大学校门口十分常见。
今年秋季刚投入使用的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以下简称北部学校)同样面临拥堵问题。记者观察到,北部学校周边坐落着数十个大型住宅小区,周围商铺林立,车流、人流量较大,但令人意外的是,北部学校上下学期间,并未出现严重堵塞现象。
多措并举“智慧治堵”
为何这些原本容易出现拥堵的校门口变得顺畅?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善?近年来,为高效缓解学校交通拥堵问题,高质量打造“上学路”和“放学路”,南城街道多所学校不断探索,结合学校附近的交通实际,针对性、科学性、精细化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共同化解校门口的“拥堵”难题。
“建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校长谢浩军介绍,学校主要采取校车定点接送,组织家长志愿者定期护航上下学路以及错峰放学等多项举措,协同共治、有序疏导,保障周边交通秩序安全有序进行。
记者观察到,在南城第一初级中学门前,规划明确的黄色校车停车位清晰可见,伴随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错峰走出教室,有序来到停靠专区排队上车,随后,20辆校巴相继开出校园,驶向东莞的各个社区。
在北部学校,则采用地下接送和校门口接送同步进行的方式避开拥堵。“学校建成后,新修整了校门前的人行道,搬迁了计费停车场,我按照错峰放学的时间能早早接到孩子,一点都不拥堵。”北部学校的学生家长欣喜道。
学校校长朱亚骏告诉记者,校方还对入口不远处的隔离带进行了改造,保证进场顺畅,方便出场通行,提高了通行效率。针对放学高峰期,除了采取错峰出行、为在校学生提供早餐服务避开高峰等方式,不仅如此,北部学校还在放学时段对校门口道路进行了物理隔断,限制转向车辆掉头,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与此同时,北部学校也借助家长志愿者力量,并引导家长主动运用既有资源,规范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确保接送时段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畅通。
多方联动打造满意交通环境
告别“车别车”“人挤人”,为了进一步缓解校门口拥堵难题,南城第一初级中学正探索为家长接送出行开辟绿色通道。“明年,我们预计开放386个地下车位,打造校园定制公交专线,让交通在校门口实现环流,师生提供安全、便捷、个性化公交出行服务。”南城谢浩军表示,目前校内5栋教学楼可以直达地下车库,家长也可以通过校门进入校内环行路,通过地下接触系统完成对学生的接送。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举措,营造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更好地守护校园安全。
据悉,该校此次校园定制公交专线开通,相当于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专车”,让学生出行更便捷安全,在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周边交通状况持续改善、成效初显,为学生安全上下学持续保驾护航。
“以前放学时,校门口停满了车,想要找个停车位都难,特别着急。现在把车直接开到地下,在校园里就可以完成接娃的整套操作,方便多了。”接孩子放学的黄女士说,南城第一初级中学的地下车库内设置了等候区,与“车辆停放区”也有一定距离,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让家长比较放心。
“未来,学校预计启动分区接送的方式,增加家长出入接送口,分散学生的同时也会增加侧门的开放。”北部学校朱亚骏校长介绍道。
缓解上下学期间的校园周边拥堵问题也绝非校方一己之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对此,校方呼吁,家长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遵守交通法规的表率,教育和督促子女学习和遵守交通法规;同学们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防范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