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⑤|东莞市财政局: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中展现财政担当
东莞+ 2023-04-27 21:02:20

设立两轮50亿元稳经济专项资金,成立规模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财政收入质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近年来,东莞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用改革创新的累累硕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2023年,市财政局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这离不开每一位财政人的辛勤付出。一直以来,我们秉承勤奋认真、团结合作、公平公正、高效服务的财政作风,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每一位干部职工都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市财政局局长姚慧怡对记者表示。

▲市财政局局长姚慧怡

助力稳经济设立两轮50亿元稳经济专项资金

稳外贸20条、纾困27条、保链12条、稳岗惠企便民10条……疫情期间,东莞靠前发力,相继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为保障各项政策及时出台,在财政面临减收增支的巨大压力下,市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在2020年、2022年设立两轮50亿元稳经济专项资金,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国家出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通过减税与退税并举,为企业雪中送炭,助力企业焕发生机。为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市财政局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加强部门协同,提前做好库款调度准备,推动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过540亿元,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东莞市森威电子有限公司是退税政策的受益者,受疫情反复、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这家主营各类测量仪器仪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度出现资金流短缺,关键时刻,一笔240万元留抵退税税款退到了企业账户上,为企业稳定生产带来了“及时雨”。“留抵退税政策的及时落地,稳定了企业生产,帮助企业扩展了海外销售市场和线上市场,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公司负责人何先生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尽早释放政策红利,市财政局还创新建立“双统筹”工作会商机制,加强与部门协调联动,优化专项资金拨付流程,有力保障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比如在专项资金补贴发放环节,原来仅票据查重需要7天时间,通过在企管家平台增设信息化查重模块后,票据查重环节与项目评审可同步完成,大大提高资金审核拨付效率。

服务高质量发展设立多个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争取新增专项债245亿元

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市财政局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从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有力支持稳投资和稳增长。

2022年,市财政局充分发挥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在稳投资中的“压舱石”作用,大力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45亿元,在全省地级市排名第三,并按要求全部在当年10月底前使用完毕,有力保障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同时,积极配合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签约金额85.4亿元,全力支持23个项目开工建设,涉及总投资900.17亿元,有力补充了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

为加快推动东莞新兴产业发展,市财政局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构建总规模超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体系。截至2022年底,政府投资基金已累计投资本土项目74个,并推动近10个本土项目上市。为保障重大项目招引落地,今年设立了80亿元规模的重大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目前已推动比亚迪电机电控项目落地东莞,预计年产值超过170亿元。

“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用于保障民生的支出每年递增,占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姚慧怡表示,2023年,东莞市本级预算安排民生领域支出达432亿元,着力补足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短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常住人口,努力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加强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拓展财源2022年全市公共预算收入766亿元

近年来,市财政局紧贴财政经济形势,创新开源增收思路举措,年度财政收入规模常年位居全省前列,来源于东莞的税收收入中上缴中央与省超过七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收入质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疫情期间,面对严峻形势,市财政局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依法组织收入,大力盘活政府资产,千方百计拓展财源,确保了财政平稳运行。”姚慧怡介绍,2022年东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1%,高于全省平均增长3.54个百分点,增幅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三。

近年来,市财政局全面开展新一轮预算管理改革,创新预算编制思路举措,健全全市统一规范的财政协同机制,推动形成全市预算管理“一盘棋”格局。同时,深化“数字财政”系统建设应用,实现全市2800多个预算单位在“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系统”下开展预算业务,有效解决信息化程度不高和预算管理“书不同文、车不同轨”等问题。“数字财政”系统上线以来,累计办理资金支付超过334万笔,极大地减少了纸质单据的使用和单位线下跑业务的时间。

得益于在管理改革上取得的良好成果,市财政局获得诸多荣誉:从2014至2022年连续9年获得东莞市年度考核经济建设类市直单位第一名,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其中2020年荣获国务院财政预算工作督查激励。

文字:记者 王占国   图片:记者 陈栋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