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历史学古诗①|开学特别策划:以历史为脉络 以古诗为舟楫
东莞+ 2023-02-10 11:53:58

春暖花开,扬眉“兔”气,新学期如约而至。

《东莞时报·莞邑少年》推出“沿着历史学古诗”新学期特别策划,作为送给少年们的新学期礼物。我们以历史为脉络,以古诗为舟楫,走进传统文化浩瀚的星辰大海。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轻轻吟诵《木瓜》一诗,体味先秦的《诗经》唱诵,那重义轻利、情比金坚的淳朴民风、传统美德,随着诗句余音袅袅。

楚汉之争,为什么笑到最后的人是刘邦?或许,项羽、刘邦留下的两首诗歌就藏着答案。

采菊东篱、寄情山水,陶渊明不仅开创了田园诗派,为后人一直模仿。千百年来,他的经历丰富着中国人的选择,他的诗也抚慰着许多人的心灵。

一首《出塞》,被认为是唐朝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把千年的历史,万里之外将士舍生忘死的豪情,以及对明君良将的渴望融为一体,写得既苍凉悲壮又意味深长。

当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社会经历一场大动荡,李白的人生也遭受一场大挫折,杜甫也愁肠百结。透过李杜诗篇,我们发现,人生最落魄时,李白心中仍有七彩云霞,妥妥的“英雄人格”;杜甫沉郁顿挫、家国情深,体现出“圣人人格”。

于谦留下的诗不多,一首《石灰吟》写出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于谦的一生也正应了这首诗。读罢他的故事不禁叫人唏嘘落泪,如果没有于谦,明朝历史会改写吗?

“沿着历史学古诗”,我们选的这些古诗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选出来的,而且每一首古诗不仅诗写得好,还能反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读完这些古诗后,你不仅会爱上诗,而且对中国历史也会有更深的了解。

文字:赵海霞 制图:郑伟华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