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两会 | 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东莞+ 2023-02-10 11:51:56

作为重要民生部门,教育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过去一年,东莞教育系统以“学有优教”为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聚焦公办学位建设、“双减”攻坚、“莞邑良师”打造等民生重点领域,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一系列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东莞进入“两会时间”。2023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一位东莞建设者的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报告为今年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迈向新的一年,东莞教育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今日(10日)上午,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做客东莞报业两会会客厅,畅谈东莞教育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征程

持续扩容提质

推动教育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全市常住人口

东莞日报:教育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将如何贯彻好全市新年第一会的精神,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做贡献?

叶淦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更加凸显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近期省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东莞教育就要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加快推进东莞教育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扩容提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公共服务更充分、更优质、更公平、更安全覆盖全市常住人口,为实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提供更坚实、更到位、更强劲、更持久的教育支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去年全市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钱用在教育,教育保障民生、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民生上,千日攻坚以来新增公办学位超过18万个,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新一轮招聘公办教师人数是过去6年的总和,更好满足了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我们坚持扩一所、优一所,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推动从“有书读”到“读好书”转变。同时,着眼于服务外来人口,去年投入10.8亿元,实现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户籍学生100%享受学位补贴。

下一步将持续扩容提质,提高补贴标准,推动教育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全市常住人口。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守护了200万师生生命健康,圆满完成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和各项考试任务;出台管理办法并认定74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立项建设单位,服务产业人才子女入学,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和留住人才。下来还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统筹各类学位10000个以上专项保障产业人才需求,为实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提供强大教育支撑。

 

关键词:新动能

打造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高地

全方位开展科普教育

东莞日报:今年市政府“一号文”聚焦制造业当家“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门将在政策制定、保障服务等方面提供哪些新动能?

叶淦奎:市政府“一号文”提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教育方面也有专门的举措。下来,在服务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教育将持续发力。

一是打造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高地。建成一批标杆性高水平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和专业群,推进74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是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特别是全方位开展科普教育。出台推进东莞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公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市镇校三级科普活动两个全覆盖。实施中小学科普教育“点亮”行动,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节,开展“科普430”课后服务,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三是在服务高层次人才上争创一流。优化政策设计,加大投入力度,精准对接制造业企业教育需求,统筹各类学位10000个以上,专项保障产业人才安居和人才入学需求,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突破

对标全国全省一流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东莞日报:教育一方面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思考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请谈谈目前东莞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短板,接下来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补短板、增优势?

叶淦奎:教育要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必须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东莞教育的许多短板加快补齐,长板变得更具优势,处在了从侧重于补短板逐步向侧重于增优势转变的新阶段,要对标全国全省一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担当来强基础、当示范,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强基础上,要夯实公办学位扩容的基础,加快扩充各学段公办学位,特别是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要夯实教育结构优化的基础,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公办在校生比例,逐步缩小镇街、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要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大力选好苗子,精心引育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要对标先进、争创一流,

在当示范上发力。一是在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争当示范,努力探索经济发达区域差异巨大地区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东莞经验。二是在服务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争当示范。建成一批标杆性高水平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和专业群,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实施科普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优化政策设计,在服务高层次人才教育需求上争创一流。三是在锻造“莞邑良师”上争当示范,走出去、请进来,培养自己的教育领军人才、名校长、名教师,使得大批“莞邑名师”不断脱颖而出,提升东莞教育竞争力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关键词:新发展

打造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东莞日报:请具体谈谈2023年东莞教育工作的重点。

叶淦奎: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要抓手,对标先进、赛龙夺锦,打造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支撑服务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今年1月,我市被立项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二入选的地级市之一。我们将出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等方面创新示范,全力打造先行示范点,建设一批先行示范镇街。

二是持续优化教育结构。全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6.35万个,确保学位供需总体平衡,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建设一批市直属公办中学。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民办学位补贴标准,推动不少于150所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三是全方位推进科普教育。出台推进东莞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公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市镇校三级科普活动两个全覆盖。实施中小学科普教育“点亮”行动,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节,开展“科普430”课后服务,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四是持续锻造“莞邑良师”。深入推进“莞邑良师”行动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月持续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大讨论;持续开展大招聘,招引一批公办教师,引进高层次和短缺人才;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顾问团,举办基础教育人才活动周,营造尊才爱才浓厚氛围。

五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教育服务支撑发展能力,推广“中高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在汽车、模具等行业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公办中职学校产业学院全覆盖;加快建设7个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推动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80%。

六是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加快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校领导班子,研究制订党组织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规则,指导完善学校章程。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建的工作指导,巩固提高中小学校100%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成效,加快打造“联学联建”等党建品牌活动。

文字:张理萌 图片:程永强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