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风雅南城”第十一届文学征文评选结果揭晓
东莞+ 2022-12-06 14:32:16

风雅南城,又结“雅”果。近日,由东莞市南城文化服务中心、南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市作家协会南城分会承办的“风雅南城”第十一届文学征文评选结果揭晓。经专业评委认真初评、终评,最终白茅的《福地》荣获一等奖,胡克嘉的《镜里南城30年》、李云建的《致罗亨信(组诗)》荣获二等奖,《“三顾”度香亭》(谢冰莹)等9件作品荣获三等奖,另有28件作品获评优秀奖(完整获奖名单见文末链接)。

一年一度的“风雅南城”文学征文活动,是南城着力打造的文学活动品牌,至今已举办逾十届,推出了一批讲好南城故事、传递南城好声音的优秀作品,挖掘了一批有潜力、有活力的文学新秀,充分彰显南城的文化担当与作为,备受各界关注与好评。

本届“风雅南城”文学征文,立足讲好“双万”城市新起点上的东莞故事、南城故事,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自今年10月中旬面向社会征稿以来,广大文友踊跃投稿。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共收到来自南城、东莞以及全国各地文友的投稿作品500余件。

其间,活动主办方还策划开展“风雅南城”第十一届文学征文采风暨分享交流活动,组织本土作家、南城作协骨干作者等深入南城采风,感受南城的生态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交流创作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引导大家将写作的笔触更多凝聚到南城,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的南城故事,努力推出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提升征文质量。

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对本届“风雅南城”文学征文的来稿质量给予高度肯定,称涌现出不少主题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兼具的优秀作品,凸显“风雅南城”文学征文的品牌效应,历经十多届的沉淀,已经在业内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

从获奖作品来看,“风雅南城”文学征文包容性、丰富性、开阔性充分彰显,其中“七大文化”“四张城市文化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均有涉及,获奖作者既有南城及东莞骨干作者,又有不少崭露头角的新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历来奖掖新人的传统,本届征文得到更多学生群体的关注,获奖作者既有广东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又有爱好文学的中小学生。这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情怀。主办方希望借此鼓舞、激励这些来自校园里的文学新苗,为推动南城以及东莞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相关链接

“风雅南城”第十届文学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福地》 白茅

二等奖

《镜里南城30年》 胡克嘉

《致罗亨信(组诗)》 李云建

三等奖

《“三顾”度香亭》 谢冰莹

《南城的温度》 王国燊

《三元路8号》 廖杏子

《我愿意为你》 杨信莲

《家在南城》 章新宏

《诗意水濂湖(组诗)》 侯平章

《此花红满堂》 张德东

《宏远传奇,热血铸就十一冠CBA王朝》 祝成明

《诗意栖居生态南城(组诗)》 姚端端

优秀奖

《历史深处有回声》 陈苑辉

《雅园述“雅”》 张吉文

《一曲聊寄水云乡》 叶瑞芬

《在南城》 刘芬

《东莞绿》 钟定智

《三十年风雨,我和我的南城》 汪雪英

《云飞翠莞聆雨音》 孔鑫雨

《赶公交》 杨华之

《鸿福传奇》 邓勇军

《酿春光(组诗)》 沈汉炎

《爱在南城(组诗)》 李小华

《行走南城(组诗)》 余永勤

《南城絮语(组诗)》 袁丹

《夜深了,我们还在岗贝筑楼(组诗)》 蒋华

《正家松糕》 赖海石

《树下故事》 谢小健

《在三元里》 杨长发

《一座特殊的奖杯》 赵湘鄂

《东莞简史(组诗)》 周亚辉

《纸飞机一直在飞》 钱文欢

《绿色水濂山,红色大燕塘》 李院乐

《南城纪实:水涧头从荒野、村庄到都市中心的人文叙事》 朱爱民

《水濂湖水泽润千秋》 陈积成

《水濂湖记(组诗)》 鹰啄天

《东莞流淌的太阳》 任思霖

《湖是山的眼睛》 刘权

《水濂湖真好玩》 程宥钧

《有你,真好》 罗梓翔

文字:赵水平 图片:赵水平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