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美食又“出圈”啦!央视CCTV-10科教频道《味道》国庆期间推出系列特别节目《味之道·金秋好风味》。10月8日18:54将播出东莞篇。究竟是哪些美食吸引了央视味道调查员的关注呢?
《味之道·金秋好风味》节目以“金秋风味”为主题,走进内蒙古赤峰、陕西安康、贵州丹寨、广东陆丰、江西德安、福建诏安、湖南益阳、四川绵阳、广东东莞、重庆潼南,展示祖国大地在金秋时节的丰收风味。
▲节目总宣传片
其实,说起秋天,你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在四季花开,一年仿佛只有两季的东莞,记忆里秋天总是来去匆匆,既没有北国满山红叶、遍地金黄的风光,也没有秋风飒爽、清凉干燥的体感,更不必换装。
但从应季的食物里,我们却能轻松分辨出秋天的脚步——海里青蟹肉满膏肥、河中蟛蜞蚬子田螺鲜甜,稻田禾虫鲜美肥大、园里院中瓜果成熟、家家腊味飘香……
10月8日播出的东莞篇中,味道调查员将探寻东莞的金秋风味,寻找特属于东莞的秋季美食,用美食、美景带大家领略东莞秋日的美好。

节目时长50分钟,将于2022年10月8日18:54首播,2022年10月9日00:04、11:00重播。网络播出平台为央视频、央视网、央视影音。

而当下,正值国庆假期,光是观看美食怎么够?不如趁着假期,在东莞来一场美食之旅——
厚街烧鹅濑粉
提到东莞美食,那么烧鹅濑粉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厚街镇的烧鹅濑粉远近闻名。绵软的濑粉,配上肥美的脆皮烧鹅,一口濑粉,一口浓香肉汁,美味到不可思议!


▲厚街烧鹅濑粉
高埗冼沙鱼丸
鱼丸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尤其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即冼沙鱼丸。鱼丸采用新鲜的鲮鱼鱼肉,经过六小时反复捶打,后由人工攒成鱼丸,圆润饱满,鲜嫩弹牙,吃起来也相当有咬头。


▲高埗冼沙鱼丸
虎门焗蟹饼
虎门焗蟹饼,采用本地清甜多汁的膏蟹作为主食材,金秋时节,蟹肉肥嫩,蟹膏香酥无比,底部铺上鸡蛋和肉末,大火焗边,便成了这款风味层次丰富的虎门名菜。

▲虎门蟹饼
麻涌蕉叶团
“团”是麻涌的传统小吃,麻涌镇的蕉叶团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即豆团和花生团。与众不同的是,麻涌人会把“团”放在蕉叶上蒸,“团”软中带韧的口感,有嚼劲,再配上蕉叶的清香,百吃不腻。

▲蕉叶团
塘厦碌鹅
塘厦碌鹅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碌”即“煮”的意思,烹饪时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这过程中,汤汁全部渗入到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且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塘厦碌鹅
道滘肉丸
道滘肉丸选用上好五花肉,趁新鲜即时用两根实心铁棍不断捶打,直到完全捶成肉酱为止。再加上些鱿鱼须粒、葱花、盐等调味,人工攒成肉丸,将肉丸在蒸笼中排好炊熟,一笼香喷喷的蒸肉丸便诞生!同时,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也独树一帜,在肉丸粥中更是独占鳌头。

▲道滘蒸肉丸

▲道滘肉丸粥
石龙豆皮鸡
豆皮鸡是石龙名菜,在2022年3月,石龙豆皮鸡被列入东莞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豆皮鸡制作与传统白切鸡一样讲究,一重选鸡,二重浸鸡,三重配味料,四重口感。既要保留鸡的原汁原味,又要有秘制酱汁的特殊鲜美味道,吃上一口便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石龙豆皮鸡
大岭山荔枝柴烧鹅
大岭山荔枝柴烧鹅是大岭山镇的传统民间美食,2019年,大岭山荔枝柴烧鹅制作技艺列入东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选择荔枝柴做燃料因其质地较硬,火力持久且温柔,慢工出细活。经过四十分钟的明炉烤制,烧鹅皮烧到色泽金红,鹅肉里还渗透出鲜美肉汁,令人垂涎三尺。


▲大岭山荔枝柴烧鹅
横沥牛宴
横沥牛墟是广东三大牛墟之一,已有400多年历史,是见证横沥商贸繁荣历史的“活化石”。依托横沥牛墟深厚的历史文化,横沥牛庄结合传统手法创新烹饪方式,打造特色全牛美食。其中包括有古法焖全牛、鸿运牛头宴、招牌牛叉烧等精品菜式。

▲古法焖全牛

▲鸿运牛头宴

▲招牌牛叉烧
中堂鱼鲍
中堂镇槎滘鱼鲍是“舌尖上的中堂”代表美食之一,别看它长得像云吞,它的皮可是用鲮鱼鱼肉做的!经过上百次擀压,鱼肉变薄如宣纸,成为鱼包皮。内陷选优质的猪肉、腊肠、冬菇等“官方标配”做馅料,连续反复摔打,保证紧实弹牙的口感。



▲中堂鱼鲍
国庆假期,一起在东莞来一场美食之旅,收获当季新鲜食材在大厨手中带来的味觉惊喜,感受东莞美食背后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