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对于高三全力冲刺高考的学子和家长来说,高考的成功除了考生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家长的科学陪伴与付出同样重要。
新一届高三学生已进入全力备考状态,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东莞日报社行业新闻部联合东莞市陈青天名班主任工作室,聚焦高三德育,为学子和家长答疑解惑,欢迎垂注!

本期话题:如何帮助学困生在高三生活中获得成就感?
学生进入高三后,进入了全力冲刺高考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中,班集体不经意之间会唯成绩论,很多成绩不乐观的学生在班级中会缺乏成就感,存在感,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在班集体中找不到自身价值,在压力大的高三生活当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迷茫。
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帮助更多学困生在大目标(目标分数或目标大学)之下确定更加明确的、可以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的小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当中获得成就感?家长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同步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本期嘉宾:

阳聪,东莞市陈青天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东莞市常平中学重点班班主任、团委委员,负责全校学生会管理、劳动教育,连续获得东莞市常平中学优秀教师、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青蓝工程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丰富班级奖项设置
为了帮助更多学困生在班级中尽可能多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丰富班级日常嘉奖的项目,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
针对部分平时很努力,由于理解能力不如他人成绩进步见效不明显,容易在班集体中被忽视,在成绩的比较中得不到慰藉的同学,班集体可以增设勤奋刻苦奖。勤奋刻苦奖对于每个努力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对班上的学困生来说是一份重要的荣誉。
针对班集体中少部分不爱问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积月累地堆积问题、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却没有用心地去解决每个疑惑的点的学生,班集体可以增设自学好问奖。
在高三,同伴的力量尤为重要。部分存在典型偏科问题的学生,可以借助同伴力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班集体可以为这类同学设置青蓝工程奖,既奖励主动帮助别人的同学,也奖励被帮助后有进步的同学。
此外,个人目标实现奖、形象大使奖、热心市民奖等等,班主任都可以根据班上同学的具体情况设置。
奖励既重物质,更重精神
阳聪老师认为,高三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再自律的同学们都会有松懈的时候,班主任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精神上多鼓励大家。班级荣誉和奖励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社会认同理论是亨利·塔菲尔、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具体来看,物质奖励有:牛奶、鸡蛋、健康小零食等食品,也可以是文件夹、书袋、收纳箱等学习物品、还可以别出心裁地设置一些“新鲜小礼物”,如:坏心情急救包、创意励志袋子等,给予他继续努力获得下一次奖励的动力。
精神奖励则有更多形式,邀请从未在正式的平台上发言过的同学在本班班会课或去其他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想;举办有仪式感的颁奖典礼,邀请校长或级长或家长等学生崇拜的人来给获得荣誉的同学颁奖;当学生某科成绩有较大进步时,班主任可以请科任老师为该生写一封鼓励信或由该科任老师亲自来给学生颁奖。
高三长期繁重的学习生活中,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是学生很大的动力来源。在举行班级全体大表彰时,班主任可以请家委协助,给每个同学颁发的奖品上附有该生家长亲笔所写的充满爱的纸条。
家庭改变常规目标,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家长经常在学生考试之后围绕学生的成绩与学生谈目标,话术如出一辙。家长没有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总那么不理想?是精力跟不上、上课走神、学生接受慢、还是学习态度不到位等原因?我们不应该只围绕分数,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把目标从提高分数变成日常的行为习惯改变,转换常规目标:
如果是精力跟不上的同学从刚上高三开始就应该重视锻炼,提高锻炼的意识,养成每天或者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习惯,体力跟得上精神状态才能跟得上。如果学生成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可以奖励该生他喜欢的球鞋或运动手表等物品。
针对上课走神的同学,家长可帮助孩子寻求相关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通过锻炼逐步提高注意力。如从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周期开始在日常课堂中有意识地训练,逐步提升到以20分钟、25分钟为一个时间周期,从容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获得挑战的成就感,并在每次达成目标时给予相关奖励。
还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家长和学生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去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所有学生消化理解的,尤其对于学困生,这部分同学只需要掌握容易以及中等难度的内容即可,只要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学生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学会给自己划定范围之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采摘自己只要努力往上蹦就可以够得着的知识果实,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