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陈成基30余年记录厚街城市发展变迁,留下珍贵“厚街记忆”
东莞+-厚街周刊 2022-08-30 10:38:57

陈成基 受访者供图

“岁月无声,却能定格在照片里,勾起人们无限的回忆,奶奶年轻时的一张旧照片让我感受到摄影的魅力。”今年60岁的厚街摄影名家陈成基,谈起与摄影的“结缘”感慨万千。

20岁那年,陈成基拿着攒了几年的钱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台傻瓜相机。他的镜头喜欢聚焦于厚街的街头巷尾,“走哪拍哪”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从此一拍就是30多年。

照片从黑白到彩色,手中的设备也从胶卷相机变成数码单反,现在有时还用上无人机进行航拍……随着时光流逝,城市早已变了模样,而这时,陈成基积累下来的一张张照片,已成为厚街人珍贵的“城市记忆”。审视老照片背后的岁月印记,不仅见证着新时代东莞的发展巨变,更鼓舞着人们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的磅礴力量,续写新的精彩。

因一张老照片与摄影“结缘”

谈起与摄影结缘,陈成基说,是因小时候看到奶奶年轻时的一张老照片而起。“照片虽然年代久远,但它记录下了奶奶和几位姐妹20岁时的模样。”陈成基说,后来奶奶年纪大了,经常看着照片回忆,告诉他哪个姐妹又离开了,让她百感交集。“摄影的意义在于记录历史,有些场面我们现在觉得很普通,但若干年后就会成为珍贵的记忆。”这是陈成基走上摄影之路的初衷。

高中毕业后,16岁的陈成基做了一名电工。工作几年后,他拿着存够的钱,在20岁时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机。“那是一部傻瓜机,当时是跑到广州买的。”陈成基说,这部相机记录了厚街不少景色和自己的成长故事。

“1985年,我凑了1万多块钱,买了这辆五十铃跑运输。”在陈成基摄影工作室里,他指着一张发黄的相片,讲述起自己创业的岁月显得有些激动。照片里,23岁的陈成基站在一辆蓝色汽车前,意气风发。回想往事,陈成基很是感慨,“我们遇上了好时代,高中毕业正逢改革开放。经济变‘活’了,厚街兴办了不少加工厂,制鞋、生产玩具、加工电子……每天都有各类运输车,满载着商品运到海关,从厚街工厂拉到盐田港,来回跑一趟,就相当于过去1年的工分。当时进厂做工或者做司机,月薪不到200元,而我那时跑运输,每个月能挣1000多元,获得人生‘第一桶金’。”

学习奋进

作品屡获摄影大奖

虽然前期积累了不少“实操”经验,但毕竟距离专业摄影还有很大差距。2006年,陈成基加入厚街镇摄影协会,还自费到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分院学习,开启了他专业摄影学习之路。

为了拍好横岗湖一带的美景,陈成基从当年6月起每天观察天气变化,经常在附近踩点,直到11月才拍出一张令他满意的横岗湖风景图。陈成基说,为了看看自己的摄影水平如何,他经常拿作品到处参赛。2006年至2013年可以说是他摄影“小宇宙爆发期”,参赛作品屡获奖项。

笔者看到,在他工作室的橱窗里,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获奖奖杯和证书。其中,摄影作品《翡翠诱惑》在“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中荣获银奖。这是他至今获得最高的国家级奖项。

30余年时光

记录厚街城市变迁

起初摄影是因为爱好,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陈成基发现他拍的很多建筑、街景都已不复存在,让他探寻到了“摄影”更深刻的意义。可能当初他也没想到,这条路,他一走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坚持拍摄。

1980年厚街人开始用小轿车代替自行车迎娶新娘,1995年同学聚会部分同学使用大哥大……陈成基翻开作品集,说起厚街的城市变迁如数家珍。那时只要天气允许,他就在厚街到处转,在他的镜头下,一张张照片铺陈开来,好像一条时间的河流“哗哗”流动起来,让人直观感受到厚街城市的巨变。

但这样拍了几年后,陈成基又不满足了,他想着“占领”制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让自己的摄影作品更具广度与穿透力。2008年,陈成基得知东莞日报社将在全市航拍各个景点,他立刻与报社取得联系,希望一同乘坐直升机,在厚街高空拍些城市风光照片。“如今看名家居世博园、万达广场多么繁华,可是不少人不知道它们的‘前身’是什么模样,而我在它们建设之前就已经拍下了照片,为一些厚街地标留下时代记忆。”陈成基说。

2018年,厚街摄影协会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厚街老照片征集活动,陈成基将自己的“珍藏”拿出来。“那场摄影展,我看到过去厚街与现在的对比,厚街的城市变化令人激动、令人震撼,我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心中难掩自豪之情。”影友王女士表示。

“与时代共同奔跑,用镜头记录家乡变化。”在陈成基看来,去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变迁,只是属于他对家乡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陈成基从事摄影30多年来,胶片相机换了有十来台,数码相机也换了有四五台,都被他小心地珍藏着。

对话

留存厚街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记者:未来,你在摄影上有什么规划?

陈成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摄影设备的更新换代,让摄影技术“如虎添翼”。摄影就是定格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才显得愈发珍贵。

厚街是一片沃土,也是一片热土,它承载着近千年历史,也是新时代城乡发展蝶变一个缩影。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厚街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独特的情感。现在,我和影友们正忙着拍摄厚街乡村振兴的美丽蜕变,通过无人机航拍、短视频等新媒体,把家乡的美好保留下来,使之成为人们认识厚街、了解厚街并爱上厚街的一个视界。

未来,我还计划收集翻拍、扫描过去老厚街的照片,并将代表性的照片集合成册,留存厚街人共同的“城市记忆”。起码在以后,年轻人多多少少可以通过这些照片,知道厚街曾经的样子。

人物

陈成基,厚街新塘人,国家和省的摄影家协会会员,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厚街摄影家协会会长,国家注册一级摄影技师、摄影考评员。曾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报纸、杂志发表过上百幅摄影作品,具有丰富的摄影知识和经验,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奖。其中,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大众摄影》杂志摄影比赛中连续三年获评年度全国“十佳摄影师”称号。

2016年,陈成基摄影工作室揭牌开班。该工作室是厚街镇文化名家工作室之一,它的开班成为厚街镇摄影爱好者学习、交流摄影知识的新阵地,不仅充分发挥了文化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进一步推进厚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文字:董庆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