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进入了雨季,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沛,菌类生长迅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8月21日凌晨,家住石碣的焦先生夫妻二人就因为误食了毒蘑菇中毒,头晕、腹痛、呕吐,甚至是产生了幻觉,情况十分危急。
凌晨3时6分许,石碣公安分局动中备巡组巡逻经过新风西路园吓路路口时,遇到群众焦先生拦车求助:“我们吃了野生毒蘑菇中毒了,产生了幻觉,好难受,麻烦快送我们去医院洗胃!”
见状,动中备巡组机动队员连忙让焦先生二人上车,向石碣医院飞奔而去。
焦先生中毒症状较轻,经数次呕吐因无大碍,但焦太太受幻觉影响,神志不清,对洗胃反抗激烈。在医生的请求下,机动队员连忙上前帮助按住焦太太手脚,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洗胃。在众人的努力,焦太太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据焦先生描述,他们周末去罗浮山游玩,见山里长的野蘑菇十分新鲜,便摘了一斤左右回家吃,没想到这些都是毒蘑菇。
近期,广东省天气多变,各种野生菌类及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断肠草等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据了解,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野生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警方提醒: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广大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