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丨欢迎打卡!“与泥同行”的她,在市文化馆推出“圆梦”个展
东莞+ 2022-08-12 19:25:33

踢毽子、弹玻璃珠、抽陀螺、老鹰抓小鸡、抢凳子……很多童年里再熟悉不过的游戏,被一双巧手,用简单的树脂粘土生动重现。8月12日,一个别具趣味与创意的展览——“与泥同行——刘春苑粘土作品展”在东莞市文化馆一楼东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是2022年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扶持的系列展演活动之一,分为“童年回忆”“泥塑经典”“潮玩家居”“歇后语”“民族之花”等板块,共展出180件(组)粘土作品,将展出至2022年8月22日,欢迎大家前往打卡。

刘春苑,1980年生于广东兴宁。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身为老师的她接触到粘土制作,便深深爱上了这门手工艺,一发不可收拾。在上课之余,她主要通过自学摸索粘土制作,起初制作的多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粘土作品,在2020年离开校园后,刘春苑萌生了将自己的粘土作品系列化、多元化的想法。

《童年回忆》是刘春苑第一个系列粘土作品。刘春苑希望以粘土为载体,让儿时的童真美好传递开来:“现在的小孩子基本没有玩过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我想让他们见识、感受一下我们的童年,也想让我们这代人回味一下过去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刘春苑不断探索粘土的捏塑形式以及和其他材料之间丰富的艺术可能,同时尽可能在制作中将传统文化、传统习俗融入其中,制作推出了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粘土作品。

2021年12月,刘春苑的《粘土创意》获得“广东省首届妇女手工大赛”铜奖;2021年8月,粘土作品《童年回忆》《民族之花》参加东莞市文化馆“2021东莞共享文化年暨‘品质文化’创投大赛”活动,成功晋级“100个共享文化服务产品”50个文创产品,并入选“十佳”。

泥土调色、做内胚、搭支架、捏四肢、造服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心投入。一件粘土作品,少则花费一两个小时,多则长达五六个小时,才能呈现出活泼灵动的形态。但刘春苑乐在其中。未来,她还有更多新奇有趣的创作想法等待实现。

市文化馆拓展部副主任莫玉瑜认为,刘春苑的粘土作品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都充满生命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表达欣赏之余,莫玉瑜也介绍了此次展览背后的深层思考:“这是唯一入选了今年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的粘土作品展,我们举办展览的目的就是扶持更多有潜力的艺术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更多人发现他们。”

文字:赵水平 实习生 刘恺恩 图片:赵水平 实习生 刘恺恩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