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集邮水平排在全国地级市前列
东莞+ 2022-08-09 18:44:07

8月9日,东莞虎门2022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以下简称“集邮展览”)新闻发布会在会议大厦举行,现场介绍集邮展览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从会上获悉,集邮展览将于8月26日至29日在虎门会展中心举行。该展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集邮协会、虎门镇人民政府承办。

国际集邮展览评审员、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虎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庆球,集邮展览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晓强出席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新闻发布会。

集邮文化为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

记者: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逐渐被手机和网络取代,邮票的使用越来越少,今后邮票会不会失去实用价值成为纯粹的艺术品?集邮文化的意义会不会发生变化?

孙海平:时代的发展是必然的,不可否认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作用在现今社会已逐渐弱化,但书信文化作为一种有情怀的沟通表达,会一直传承并延续。而邮票的作用与价值也不仅于此,与其说是艺术品,说邮票是一种文化载体的表述更为贴切。方寸之间铭记着一个国家(地区)的重大事件、风光风貌和人文物产等,可通古今,可观天地。它记录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国家级的宣传名片。作为文化载体,邮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赏析价值,还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传播价值。

通过收集邮票、研究邮票,实质上也是一个文化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兼具社会、历史、科学和艺术各方面学习和自我修养的过程,这一点是一直有共识的。集邮是一个充满丰富知识的领域,进入集邮天地,就像游进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艺术营养。

集邮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在新中国邮票中,有100多枚邮票展现了祖国如诗如画的大好河山,如《桂林山水》《黄山风景》《台湾风光》《庐山》《西双版纳风光》《苏州园林―留园》《石林》《峨眉风光》《嵩山》《泰山》《天山天池》《千山》等,这些绚丽多彩的画面,不但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能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怀。

集邮可以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在《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强渡金沙江》《八路军东渡黄河》《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解放南京》《开国大典》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物等邮票上,都可以看到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武装斗争,终于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业绩。欣赏这些邮票,可以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能从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集邮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勤奋上进的精神。每当收集一枚邮票后,要了解邮票图案的内容,就要动脑思考、研究,弄不懂的问题就要查阅资料。当把邮票的图案含意弄明白为止以后,不仅带来了乐趣,而且使人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集邮文化为人们带来的是丰富的精神财富,具有很好的熏陶意义和教育价值。集邮文化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具有积极且实质的意义。

中国邮政也一直铭记以集邮文化助力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本次展览正是以邮票为盘、集邮文化为箸,为广大群众呈上的一席中华文化珍馐盛宴。此外,展览还引入了元宇宙概念,突破传统,积极创新,邀请广大群众线上观展,感受科技力量与集邮文化的有机互融,感受新时代下集邮文化的勃勃生机,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观展服务外,还能赋予观展者参与邮展互动的个人身份,利用科技手段打破传统局限。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邮票的艺术赏析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得到了更好发挥与体现。而集邮文化更是乘着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不忘初心,不息前行!

虎门将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强镇建设

记者:虎门在推动文化强镇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吴庆球:虎门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加强文化建设具有良好基础。下来,我们将结合虎门实际,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强镇建设,助力东莞建设文化强市。

一是做好文化保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和修整保护历史遗存,推进蒋光鼐博物馆的建设布展,抓好红色先烈故居、虎门医院旧址、礼屏公祠等修缮工作,推动太平老街示范段建设,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留住独具历史底蕴的城市记忆。前不久,我们成立了广东虎门太平文旅有限公司,将按照“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全域旅游综合开发,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筑文化旅游运营平台,推动文化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二是推动文化繁荣。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虎门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分馆社区支馆、青少年业余训练综合示范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承办好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虎门销烟城市形象IP,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城市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虎门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为贯彻落实镇级“四个突围”、村级“五个争先”的部署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快推动虎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东莞建设“品质文化之都”奉献力量

记者:现在东莞市的集邮氛围和水平如何?市集邮协会有没有一些推广集邮文化的计划?

王晓强:东莞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7年,是东莞市较早成立的文化社团之一,一直以来积极推动集邮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服务好广大集邮爱好者。

近年来,结合国家的时政热点,针对东莞本土文化和各镇街的特点,举办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集邮展览、讲座等活动,如2019年与东莞市政协举办的《邮票上的政协》主题展览、2019年与市博物馆举办的《纸短情长——莞邑文化书信展》、2020年与北京《集邮》杂志社举办的自动化集邮展览、2021年与市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建党百年系列邮票展,分别在莞城、东城、石碣三地开展。展览等活动的举办,为广大会员和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进一步普及了集邮知识,营造了良好的集邮文化氛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提高集邮水平,组集参展竞赛方面,根据东莞的人才结构特点,注意培养积极分子,不断挖掘集邮人才,努力策划展品选题,为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竞赛邮展选送国际集邮联合会规定的各类别高质量、高水平集邮展品参加竞赛并获得较好成绩,由此涌现出了一支高素质的集邮参展队伍,以集邮为平台宣传东莞文化,为东莞赢得了荣誉。2014年在长沙全国邮展上,会员展品《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外邮路(1937-1945)》(邮政历史类)获得金奖;2018年在常州全国邮展上,会员展品《伦敦版孙中山像及加盖“限省贴用”邮票》(传统集邮类)获得金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邮展上,就有来自东莞的5位参展作者共7部展品参展,并全部获得镀金以上奖项,这在全国地级市里是极为少见的,5位参展作者也被集邮界喻为东莞集邮“五虎将”,东莞的集邮水平排在了全国地级市前列。

接下来,市邮协将进一步挖掘集邮文化资源,高标准推动东莞集邮文化发展工作,将联合各文化机构认真做好“东莞籍中国第一位国际邮展评审员梁鸿贵集邮史研究”“东莞籍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邓锡清邮票艺术展”等一系列大型展览活动,为东莞建设“品质文化之都”奉献力量,讲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故事。

文字:尹金钟 图片:陈栋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