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骨骼,是人创造的坚硬的工具;诗歌则是精神文明的灵魂,是诗人创造的柔软的美。以音乐诗歌唱诵百年沧桑,唱诵联通时空的城市心曲,在落日余晖的广九铁路旁,这样的诗会让人从中诞生出许多遐思,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化身时代的乘客,乘往更多的未来站点。”
7月31日下午,由东莞市文联主办,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穿越历史的回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诗歌朗诵音乐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下草坪举行。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评论家许燕转参加活动后,深有感触,写下上面这段话。
据悉,该诗歌朗诵音乐会因富有新意和意义,备受现场观众好评,也受到国内20多家各级媒体关注和广泛报道,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国内文艺界诸多创作者给予点赞和评论。

多元深度融合诗会引发群体点赞
诗与歌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一旦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尚书•舜典》就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本次诗歌朗诵音乐会不仅如此,还有着更多元的深度融合:以言时代之志的东莞原创诗歌为本,将诗歌与音乐、朗诵、露营“雅集”在有着百年历史的石龙南铁路桥下,有着红色底色的石龙东江边,传统与时尚,历史与潮流、过去与现代互相交融、相得益彰。青绿草坪上,斜晖之下,各门类文艺创作者和市民以诗言志,或唱,或诵,为新时代抒怀,为新时代放歌……活动多彩创新,得到现场所有人的好评。
活动结束后,光明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报道网、中华文化旅游网、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东莞电视台等20多家各级媒体,给予了大力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发文艺界和观众的关注和点赞:

知名青年朗诵艺术家帅志刚:
历经百年的广九铁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诵读这些火热的文字,新时代的声音回荡在石龙这片红色的土地,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亲临那段岁月峥嵘。
新疆喀什地区文联副主席甘灵辉:
这个活动带给人们久违的诗意,唤醒了大家内心对于文化的渴望,很受欢迎,希望发挥诗歌对文学艺术的先锋作用,打造“诗香东莞”活动品牌,能够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办下去,将诗意生活成为最新的时尚。
诗人青铜: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诗歌、朗诵、音乐的高度融合,呈现给观众强烈的视觉盛宴。通过诗歌的文学文本,展现了新时期东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元素。
青年诗人、作家许晓雯: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诗会,有诗歌、音乐、诵读、潮流、舞台、传播等多元的组合元素在里面。这是每个人对东莞未来的写作、劳动和创造。这也是一种诗意的责任,要求我们生活在这儿,不仅仅是写诗、作文和抒情,还要把我们的精神和这个城市融合在一起,以理解、包容、爱和创造,去改变、建立这个城市的精神和文明。

“为时代放歌”引发创作思考
本次活动旨在以诗歌致敬城市工业文明,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文艺的形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因此,时间选在“八一”建军节前,选址在具有红色基地、见证中国百年沧桑的国保单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下,原创诗歌作品以《启航》合奏开篇,分《红色石龙》《历史回响》《希望之城》三个篇章,激情讲述了东莞(石龙)红色革命的跌宕起伏,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改革开放期间的奋勇向前壮举;展望了新工业时代、未来东莞的希望和奋斗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的这句话,是文艺创作的经典之论,历经千年,颠扑不破。本次诗歌朗诵音乐会备受广泛关注和好评,不仅是在其多元融合的创新形式上,更在于丰富、深刻的时代意义中。关注本次活动的一些文艺家和单位也颇受启发:

《诗刊》主编、著名诗人、作家李少君:
作为我国经济强市,东莞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东莞及珠江三角洲洲被誉为“世界工厂”,“东莞制造”闻名世界。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升级换代,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制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机器、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东莞雄踞实体经济高端。面对新时代新一轮急剧转变的挑战,诗歌与时俱进。东莞是改革探索的前沿,是一代又一代敢于闯荡的青年人拼搏奋斗的梦想之地,“打工诗歌”由此在东莞等地发源,“打工文学现象”也曾引起过广泛关注。
今天,在“世界工厂”不断升级,向新工业新经济转变之时,“打工诗歌”也需要新的提升超越,“新工业诗歌”在打工诗歌的基础之上,展现出了新时代精神风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诗歌特点,展现了东莞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书写了砥砺奋进、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讴歌了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新时代精神,弘扬了奋斗奋进的新时代主旋律。
接下来,《诗刊》将“新工业诗歌”作为重点诗歌工程,加大力主题写作力度,加大力度推动与新时代新征程伟大的现实实践相关的诗歌创作,将小我和大我融合,将个人独特生活经验与时代普遍性、社会公共性结合,这是新时代诗歌的一个方向,也必将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这将超越新时期诗歌的过度个人化碎片化,以及解构思潮导致的虚无状态。新时代诗歌将积极参与创造主动的精神力量,真正展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盛世壮丽风采和开阔恢宏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