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93年办学历史,历经三迁校址,四更校名,文化积淀深厚,创建于1929年的南城阳光第三小学以“办‘博育’阳光学校,育‘博才’时代少年”为办学目标,坚持“广开心智·博育良才”办学理念,建构“开才教育”育人体系,建设“基础+”课程体系,培育“五会五有八特别”的博才少年,持续推进品牌建设与内涵发展。2021年12月,南城阳光第三小学(以下简称“阳光三小”)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
日前,南城阳光三小举办品牌学校开放日活动。此次品牌学校开放日活动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精心安排了空间环境与“+课程”、品牌报告会与“立品课程”、基础课程与“问·学课堂”等三大版块的成果展示,帮助广大家长和市民全方位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特色,以及“开才教育”的特色品牌建设成果。
育才环境激活力,学子志气放异彩
真实草皮铺设的足球场,多条标准跑道,2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满足学生们多项运动需求;“体验·创新·成长”为理念,“阳光求真”环境文化内涵的创客空间,包含多个领域,给学生们探索实验的空间;书法室里陈列着优秀作品,新建的室外书法练习台,让墨韵愈发浓郁;以游戏为主的辅导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往实现主动成长;心理咨询室科学分区,给学生们提供减轻压力、释放情绪的渠道……
花样跳绳、足球篮球、定向运动,学生在学校的运动空间将热情的汗水挥洒;责任田里的辣椒、菜地、番薯、甘蔗,倒映着学生们的勤劳智慧;经典诵读、书法写作、沙画创作,用幽幽墨香和绚烂色彩描绘美好童年;打击乐《快乐踏步走》、古筝演奏《让爱传出去》以及舞蹈团带来的技术技巧组合表演,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和活力……
在学生的带领下,市民随着镜头走过学校博育广场、科创空间、运动空间、劳动教育空间、开才堂、翰墨空间、心育空间、音乐空间、信息空间、美术空间、康体空间、启智空间、家校博联空间、服务空间、教师成长空间等15个环境空间,深刻感受着学校办学理念体系与学生五育培养成果。
此外,阳光三小还展示了学校的“立品课程”成果,以及德育课程化、生活化。从群快板展演《开才教育 立品先行》,到德育小剧场《学会道歉与宽容》,再到孝雅微班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学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行动向大家展示了品牌教育的独有魅力。
语文课上,老师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同学们腰杆笔直,踊跃发言;英语课上,老师耐心引导,同学们大胆自信,在课堂上尽情展示;音乐课上,同学们随着音符摇晃身姿,将歌中的雪景缓缓吟唱;“阳光大卖场”活动搬进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同学们兴致勃勃,和老师一起研究买东西里的大学问,生动有趣的课堂感染着镜头前的每个观众。
建构“开才”育人体系,建设“基础+”课程体系
九十三载风雨兼程,记载着时间的沧桑和峥嵘;九十三载春风化雨,铭刻着步履的铿锵与荣光。一路走来,阳光三小融合“广开心智、博育良才”办学理念,在摸索和尝试中找到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开才教育”,其韵味熏染了学校的方方面面。
广场升旗台的背景墙上镌刻着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博育·开才”,两侧竖立着学校高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育并举”的大旗;智慧娃孝孝和雅雅是阳光三小学子的形象代表,“行孝雅事,做孝雅人”的孝雅教育,而其机器人的模样则源于学校的科技特色,预示着阳光三小学子正向着智慧化博才少年迈进。
阳光三小打造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家校合育家长秀”课程帮助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孝雅”课程对《道德与法治》进行延伸,通过德育活动等使教育训练方式生活化、通俗化、具体化;“静心习字”课程将静心写字作为教育途径,提高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英语绘本阅读”课程选取的绘本主题基于课本,又超越课本,从而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经典诵读与演绎”由老师编写成套,坚持每周一节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经典,练就出口成章;“生活中的数学”立足生活化数学、数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提升数学素养,真正学以致用。
这些课程聚焦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影响着阳光三小的每一位学子。
有优质的课程内容,还要有优质的教学模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阳光三小针对基础课,以“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目标,探索“问·学教学模式”,构建“三学三问三求真课堂”,让学生懂得学习、轻松学习、爱上学习。
特色办学创品牌,博育人才促成长
“办‘博育’阳光学校,育‘博才’时代少年”始终是阳光三小的办学目标,学校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环境建设上,阳光三小现有39个教学班,近两千名学生展示区的三个“钥匙孔”门形设计,分别写有“开智”“开能”“开思”,寓意培养才智、才能、才思三者兼备的“博才少年”;“书吧”设计,圆形书架下是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软皮座位,同学们可随时拿书沿柱而坐,此外,学校还将建造“书籍森林”,增大同学们的阅读空间。
在人文氛围上,家校合作共育研究成果荣获东莞市中小学优秀德育成果奖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成果一等奖,被省教育厅评为“家校协同育人”经典案例奖,省市区前来参观交流的学校达50多批次3000余人;党建氛围已十分浓郁,其《“寻找红色记忆”沉浸式学习党史主题党日活动》被评为南城街道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个一百”系列活动入围作品奖;此外,阳光三小还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东莞市科普标兵学校、东莞市创客教育实验学校和中国STEM领航学校等。
阳光三小的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在英语科,13名英语老师中有3名市教学能手,5名南城骨干教师和2名市名师工作室成员;而学校的跆拳道课程的闫子良老师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自然》的演出,2018年被任命为东莞区域中国少年示范团技术指导;语文老师姜艳老师在南城街道品质课堂大赛中获得南城区品质课堂(实力组)一等奖;语文科组教师在“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阳光三小的学生也十分优秀,定向运动在省市级个人赛、团体赛中皆拿到优秀成绩;创客中心机器人项目在省市级也多次荣获亚军,AI编程“未来游乐场”项目参加东莞市中小学创客嘉年华比赛,荣获二等奖;南城第十八届读书节主题活动之“我讲书中的故事”中,吴希彤、高越窈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此外,书法社团同样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学生参加社会各级各类比赛,获国家、省市区各级奖项800多人次,5位学生入围东莞市临摹大赛,另外,范智豪同学加入了东莞市书法协会,陈洁琳同学后来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邓文媚同学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校长专访】
东莞日报:“开才教育”以培养出怎样的学生为目标?
南城阳光第三小学校长王成:“开才教育”希望培养出的学生具有“558”综合素养,即五会五有八特别。具体来说,五会是希望学生们会做人、会学习、会锻炼、会审美、会劳动;五有包含有一颗孝雅之心、有至少一门优势学科、有至少一项体育爱好、有至少一种艺术特长和有至少一项劳动技能;而八特别则是特别懂孝雅、特别爱读写、特别勤思考、特别有视野、特别好探究、特别讲团结、特别有情趣和特别能做事。
东莞日报:校园品牌培育成果在哪些方面体现?
南城阳光第三小学校长王成:经过多年的努力,阳光三小的品牌建设硕果累累,“开才教育”品牌已经融进了校园的每一处建设。
第一是思想理念方面。学校立足“基础+”课程和“问·学”课堂两条主线,实现博育开才;聚焦文化管理、师资发展、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科研引领等五项培育,凸显校园亮点。第二是培育目标方面。学校提升并完善了“开才教育”体系,营建了“博育开才”学校文化,开发了“基础+”课程矩阵群,构建了“问·学”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一批“问·学生成”的品质课堂课例,培育出一批“博学乐行”的“博才少年”和一支“博育笃行”的“博育教师”队伍,并建设了一个“人人奉献”的“博爱家委”,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我相信,接下来的阳光三小将会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东莞日报:今后阳光三小将有怎样的规划?
南城阳光第三小学校长王成:学校将继续遵照国家“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秉承“为学生成才奠基,为民族复兴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开展“开才教育”品牌“擦亮”行动,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和高品质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师生可持续发展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名品牌、现代化、高品质的素质教育品牌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