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诗言志,为新时代抒怀,为新时代放歌。为了迎接“八一”建军节,7月31日下午,由东莞市文联主办,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穿越历史的回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诗歌朗诵音乐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下草坪举行,以诗歌致敬城市工业文明,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文艺的形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场富有新意和意义的诗歌活动
本次歌朗诵音乐会在策划、组织、选址、节目选择与安排等上面颇具匠心,意义非凡。因为今年是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111周年。百余年来,该铁路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二十世纪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留下了一段段深沉的历史回响,至今让人念念不忘。它开创了莞邑铁路及粤铁路建桥史之先河,结束了石龙只有水运的历史,给石龙乃至东莞带来巨大影响。它见证了国民革命军东征,也在抗日战争时期历经磨难,彰显了其在革命年代红色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依旧是粤港铁路生命线,是东莞唯一有部队守卫的桥梁。新世纪前后,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先后建成通车,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也在其间停运,完成了历史使命交接,随后又以全国文保单位的身份,与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三桥并立,向后世述说时代的转变与发展,中国铁路修筑技术不断进步……本次活动以音乐和诗歌为媒,穿越历史,必有回响。

诗歌朗诵音乐会是在傍晚举行,红日热烈,半江瑟瑟半江红。东江水满堤,不舍昼夜,波纹澹澹来去,与音乐会现场的音乐、诗章相应和,将燃情历史娓娓道来。诗歌朗诵音乐会的作品也别有意思,以《启航》合奏开篇,分《红色石龙》《历史回响》《希望之城》三个篇章,以时间为线索,以历史为骨架,以红色为基底,以东莞诗人原创作品为内容,激情讲述了东莞(石龙)红色革命的跌宕起伏,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改革开放期间的奋勇先前壮举;展望了未来东莞的希望和奋斗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以诗歌多元深度融合,征程新时代
诗歌朗诵音乐会过程中,时不时有列车在铁路桥上飞驰而过,卡住节目的节点上,似乎也在为之呼应鼓掌。现场的诗人、朗诵艺术家、音乐家、市民沉浸在美妙时光之中,用诗歌,用音乐,用手中的相机、手机,也一起记录下了历史沧桑与时代进步相互交融的瞬间。活动结束后,现场诗人、艺术家和市民留恋不舍,三五聚集表达观点,认为这是一场心意十足,富有意义的活动。与会诗人王胜江表示,希望有更多这样有创意、有意义的诗歌活动,让人们在体会诗意的同时,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更加自信、自觉地投入到新时代、新生活、新征程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据悉,本次朗诵音乐会由东莞市文联主办,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旨在深入推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牢记国之大者,以诗言志,为新时代抒怀,为新时代放歌。东莞市文联表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文艺工作者之家,将发挥组织优势,团结温暖全市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协会会员,努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在守正创新中推出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
接下来的系列活动中,市文联将联合市作协、市批协、市朗协、市音协、市舞协等协会以及东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文传学院和市内镇街,国家、省、市各级媒体等合作共同打造“诗香东莞”“以诗歌致敬城市工业文明”“莞邑音乐诗会”等诗歌品牌,将诗歌与音乐、诵读、潮流、传播等多元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将艺术体验、创作、传播、再创作一体化,努力推出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让全市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到诗歌等文艺的活动中来,积极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延伸阅读】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威水史”
今年是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111周年。广九铁路始建于1907年,开创了莞邑铁路及粤铁路建桥史之先河,结束了石龙只有水运的历史,给石龙乃至东莞带来巨大影响。当年石龙货存量、物资价格也成为省、港商业行情、物价升降的重要参考。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广九铁路向国内运送了大量军用和补给物资。因而日军对广九铁路进行频繁轰炸,广九铁路石龙南桥钢梁杆多处中弹穿孔。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护粤港铁路生命线,军队进驻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这是东莞唯一有部队守卫的桥梁。
1994年,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建成通车,该桥在1995年曾得到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后因承载力不足,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于2007年正式停运。同年,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连通广深三、四线工程,接京九铁路。
2008年,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147处重要新发现之一;2011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并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广深四线石龙南桥与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共同形成三桥并立的姿态,彰显着时代的转变与发展。这也是中国铁路修筑技术不断进步的有力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