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万相 | 舞动岁月,镌刻韶华——“东莞街舞第一人”Tommy的青春回想
东莞+ 2022-07-14 15:11:34

横跨超过20年,东莞街舞的发展历程,Tommy全程不曾缺席

论及东莞这座岭南名城的当下形象,“潮流文化”正在以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其鲜艳着色,以年轻的名义,东莞永远不乏跃动昂扬的朝气脉搏。此前,《东莞日报》文化深度报道“旗峰雅韵”推出的“潮涌莞邑”专题,将目光瞄向街舞,这项长时间在中国都有着“潮流运动”定位的文化活动,在东莞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太多的人与事值得继续探究。本期“旗峰山下”人物专题“万相”的主人公,便是在业内有着公认“开拓者”形象的黎剑钟,1999年接触至今从未远离,始终参与、助推、见证东莞街舞运动发展的“Tommy”。

▲从B-boy(霹雳舞舞者)到街舞DJ,Tommy的个人转型也在填补着东莞街舞空白

1982年出生的Tommy,虽然已经年逾不惑,但乍看起来依旧有着十足的“潮范儿”,举手投足间与街舞的关联异常明显,但言谈之中依然难掩这个年龄应有的沉稳。虽然已经不再全职投身,但街舞仍旧是Tommy生活中不可忽略的内容,闲来无事舞上一段,更多是关于青春的回忆,而看着街舞当下越加明朗的未来,他的内心更多是一份释然:“相信街舞在东莞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毕竟已经进入了奥运会,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原来无法想象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这是一项值得耕耘的艺术。”

▲2014年,Tommy自己制作的街舞生涯15周年视频

 

自发传艺组建队伍

青春岁月写就回忆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东莞街舞的第一代“师傅”,回溯这项运动在东莞的发展,没有人比Tommy更有发言权。

“现在来看,确实是这样,用‘第一人’形容我,应该没有异议。”回溯自己最初与街舞的结缘,Tommy也是由同学启蒙,“那时候正读高一,最开始看他跳,动作其实很简单,但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每天自己练,那时候每个周六都在文化广场跳。”

▲2002年左右的Tommy,正式进入街舞世界,人生翻开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全新章节

就这样,家住莞城的Tommy,在这块历史文化尤为浓郁的地方,开始了新生事物的探索,街舞成为了他生活的主题,从离开校园开始工作始终如此。“刚开始的工作是三班倒,经常下了夜班就去跳,一去就是一整天,也不会觉得累。”然而就在Tommy这样的痴迷之余,身边跳街舞的朋友反倒越来越少,毕竟在那个年代,读书、工作依然是这些“80后”的人生主向,像他这样为之痴狂的街舞少年,终究还是少数。

Tommy用心珍藏着的“TMS街舞队”合影,那些青涩的少年面庞,留存着每个人的青春回忆

“没有人跳,我还想跳,那怎么办?只有自己去找。”而今回看,Tommy都会对自己当初的魄力折服,“那应该是2003年左右,我自己印了几十份宣传单,就这样去周边的学校发给学生,辛苦没有白费,我们成立了东莞第一支街舞队,TMS(移动街头,THE MOVING STREET)。”

与而今的街舞培训不同,最初Tommy的这一牵头举动非常纯粹,已经有几年积淀、并且始终投入的他,用全部精力进行街舞教学,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重复练习,让大家有了非常扎实的功底。为了能够带领队伍提高,他也更加严格、甚至严苛地要求自己,运动损伤之类的问题,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他的身体。

就这样,醉心于街舞世界的TMS,也用坚守感染着外界,“那时候经贸大厦有一个小商场,周末人很多,负责人把里面的一块场地,免费给我们跳,东莞最早的街舞PARTY也就在那里,举行了很多次。”Tommy回忆道,“这里也应该是东莞街舞最早公开活动、并且得到认可的地方。”

 

力促东莞街舞升级

突破转型填补空白

有了队伍,Tommy开始面临人生的现实考验,由于时间分配越发艰难,他不得不辞掉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没办法给家里,但还是割舍不了跳舞,也恰巧有一个机会,于是干脆辞职。”Tommy的决定在身边人看来非常冒险,但他选择了迎难而上,这或许正是年轻所给予其的勇气,一如街舞渴望的酣畅。

▲2005年前后,Tommy正式全身心投入街舞事业,珠三角范围内的各类比赛都有他和队伍的身影

这个机会,便是舞台——2005年前后,在数十年的积淀之后,街舞在中国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流行音乐市场进入阶段性的黄金时期,东莞各类型的歌友会及文化活动,给了TMS施展空间。在整体的能力获得认可后,他们得到了一份合约,可以用表演换来收入,即便在现在看来是那么微薄,但对于大多数还是学生的队员,以及同样不甚了解市场的Tommy而言,只要能够解决生活必须,剩下的都不是问题,“那时候感觉进入了新的世界,就算跳一天只有一百块也不会觉得累,大家都是很大的热情。”

▲在一场街舞battle中,DJ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Tommy的转型果断且具有深意

就这样,Tommy的人生正式与街舞绑定,兴趣成为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东莞街舞”他都是绝对的引领者。这期间随着街舞运动整体发展,Tommy也在极力提升,并且填补着东莞街舞的空白,比如主导街舞battle(对决)现场氛围的DJ工作。“在我之前,东莞没有专业的街舞DJ,实际上这又是比赛的重要环节,需要带动氛围、引导观众的情绪,不可能每次都从外面找人,我就自己做了起来。”

▲2015年“战书”东莞高校街舞联赛现场,Tommy现场进行DJ工作,力促这项校园赛事氛围升级

Tommy的这次转身,令东莞街舞以更加专业的模式前进,从技术到氛围都有大幅度提升。比如由他的后辈、东莞PUZZLE集艺社负责人张锦豪发起的“战书”东莞高校街舞联赛,曾经也得到过Tommy的“手把手”助力,赛事效果有效升级。“对于东莞街舞而言,Tommy是绝对不可能绕过的人物,我虽然不是他的徒弟,但这个名字很早很早就听过,可以说是大家‘偶像级别’的存在。”1987年出生、小了Tommy五岁的张锦豪感慨道:“他们这一代舞者,给予东莞街舞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入奥推动街舞发展

艺术内核竞技比拼

与街舞为伴、以街舞为业的Tommy,近年来由于生活关系,从事起了其他工作。长江后浪推前浪,即便嘴里调侃着自己“逐渐淡出”,但对于直接影响人生走向的这项运动,他依然珍藏于心底,闲来无事时,自己与自己来一场battle也是常事。

▲在Tommy看来,东莞的街舞氛围较之过往提升明显,他始终以“艺术”的概念为之定位

“现在东莞街舞的发展氛围,和我们之前完全不一样,确实是越来越好。”在Tommy看来,最为直接的便是大众对于街舞的认识,由于难免需要一些嘻哈装扮,这样的服饰、发型、风格,在今天已不会被视为“异类”,这在2000年左右是不可想象的境遇。

更重要的是,街舞这项在大多数人看来的小众运动,目前正处于加速普及节奏:2021年,霹雳舞正式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在此之前,包括青奥会、全运会、亚运会都已经吸纳街舞(体育舞蹈),今年正在进行的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街舞更是最先开始的群众组比赛项目,足可见其发展趋势。

▲对于街舞运动的未来发展,作为业界资深前辈的Tommy十分看好

霹雳舞与街舞是何关系,Tommy也给出了专业解读:“霹雳舞的英文是Breaking,主要动作在地面上完成,也有人叫做‘地板舞’。Break代表‘晴空霹雳’的那种感觉,最大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用身体表现音乐,而是追求在节奏中发掘人体极限,托马斯、倒立旋转都是霹雳舞的标志性动作。”而与之对应,同属街舞范畴的,还包括Popping(机械舞)、Locking(锁舞)。

“希望有一天,街舞不再是大家眼中的新奇事物,如果能够和足球、篮球一样,那么我相信它一定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好的状态。”从艺术到体育,街舞“文体合一”的项目特征异常鲜明,极大的包容性是其多层面发展的核心要素,Tommy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明白,街舞这项镌刻着时尚与潮流的运动,最大的本质在于艺术,音乐律动的节拍中,大家通过自己的身体去完成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动作,这本身就是最为恣意的表演与释放:“年轻就该是这样的样子,我始终觉得街舞是文化,battle给了它体育的框架,谁的难度高谁就赢,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要做到更好的自己。”

▲一路走来,从少年进入中年,Tommy对于街舞的认知越加倾向于“文化”范畴

采访最后,论及20多年来自己对于东莞街舞的感触,Tommy给出了分外深切的寄望:“一座城市不能没有历史,我始终认为街舞是一种文化,中国街舞、东莞街舞都有它的发展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加入街舞队伍,最重要的是了解、传承,东莞街舞我只是牵了头,其实很多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本身也是街舞文化的一部分,我相信东莞街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文字:王晨征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受访者提供 制图:叶洁新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