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西站出发,驱车行驶4公里,来到位于洪梅市民中心的洪梅美术馆。馆内山墙式屋面构造、高雅玻璃幕墙让洪梅美术馆的岭南风韵显得格外迷人。馆内取莲花、荷叶、流水为设计元素,数面弧形白墙、硕大荷花圆柱与明丽如镜的水池,勾勒出颇有冲击力的画面。
6月22日,洪梅美术馆正式开馆。开馆当日,首场临展「无需抱怨·可以抱我」——小林漫画展在美术馆展出,集结漫画家林帝浣先生约200余件漫画原作,分五个主题开展为期1个多月的艺术展览。
场馆功能齐全,造型优雅时尚
近年来,洪梅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水乡中心公园、图书馆、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场馆相继建成使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洪梅美术馆位于东莞水乡片区,周边有穗深城际铁路的中心站点,与洪梅市民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并为一排,占地面积约为1540平方米,造型清雅独秀,“合”字形屋顶展现出水乡的独特风韵,造型十分优雅时尚。走进馆内,连片白墙映入眼帘,弧形墙体如水波状舞动,在高大的荷花圆柱衬托下,诗意画风迎面而来。馆内设计独具匠心,游人听着潺潺的喷泉流水声,随着弯曲的楼梯贯穿主楼,蜿蜒流转,曲度流畅,在欣赏画作期间,悠然中已由下而上到达天桥。
放眼整个美术馆,以白色为基调,秉承简约、美学的艺术理念,富含文艺气息,现场包含三个功能空间,其中有展览空间、互动空间、公共空间。现场看到,在展览空间,设有动漫主题临展区,可以零距离欣赏200多幅漫画作品,为市民带来不一样的多元视觉感受;在互动空间,市民可通过感应设备,投影出一幅幅不一样的画面,以有趣、好玩的方式感受潮流文化的魅力;在公共空间,设有打卡景观、文创展区等场景,市民可在观赏之余,感受文创产品在不同领域带来的多元文化乐趣。
“洪梅美术馆的建成开馆将成为洪梅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洪梅美好形象的又一新窗口。”洪梅镇相关负责人说。
首展小林治愈漫画,轻幽默入人心
治愈漫画与传统漫画不同,相比而言,治愈漫画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共情,激发读者与自己的心灵交流。
6月22日,「无需抱怨·可以抱我」——小林漫画展在洪梅美术馆迎来了开幕仪式,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线下展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不仅是一场轻松幽默的漫画展,还是一场可以和新旧朋友相互交流、彼此治愈的视觉盛宴。
本次展览由洪梅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主办,是林帝浣先生漫画原作展在洪梅镇的首次展出。展览对于丰富群众文艺生活、提升游客体验具有积极作用。
展览共展出小林老师200余件漫画原著,内容分为“我”“我们”“你我”三个部分,以现场A、B、C、D、E五个区分散式呈现。展馆负责人介绍,“市民在逛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漫画探讨‘我’的无限可能,以及疫情带给我们孤独的生活状态,引发自身对‘我’‘我们’‘你我’之间关系更多的思考。”
洪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将延续至7月底。待小林漫画展结束后,洪梅美术馆将围绕“百年国漫”陈列馆的主题进行软装建设,完工后将由专业团队进行运营,定期开展国潮动漫主题临展和举办座谈会、分享会、签售会等市民互动活动,拓展动漫寓教于乐的功能,挖掘动漫正向社会价值,增添市民文化生活空间,塑造洪梅又一崭新、鲜明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打造水乡精神文明新高地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引领文明、传播风尚的文化事业,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洪梅美术馆的建成,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能激发灵感火花的空间,也为水乡市民朋友提供满足个性化与多元化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今年,东莞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优化提升文化服务供给,着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突出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等“七大文化”,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点项目,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新期待,以文化强市推动东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近年来,乘借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东风,洪梅这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镇,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蜕变。去年,中国共产党洪梅镇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大力弘扬开放包容、融洽共生的城市文化,让“洪梅是我家”的家园意识深入人心,不断提升洪梅人民的归属感、自豪感。美术馆的建成是洪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打造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洪梅将借着东莞打造文化强市之风,将洪梅美术馆打造为水乡当代文化新地标、精神文明新高地,为东莞建设“品质文化之都”贡献洪梅力量。
▲林帝浣
/相关链接/
小林老师和他的“幽默”漫画
小林老师本名林帝浣,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和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他是作家、画家、漫画家、摄影师,也是美食家。无论是什么创作形式,其所有作品都散发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在2016年11月的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林帝浣的国画系列作品《二十四节气》成为申遗的图片资料,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喜爱,助力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