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 支教老师赖淑慧: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东莞+-大朗周刊 2022-06-15 11:08:33

“美的事物俯拾皆是,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自从担任美术老师后,赖淑慧润物无声,培育学生们用眼睛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让孩子们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赖淑慧是大朗镇长塘小学的美术骨干教师,曾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市、区级美术类奖项,获奖学生数100余人次,多次荣获绘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去年8月,在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的号召下,赖淑慧来到乐昌市廊田中心学校支教,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美术课上,赖淑慧耐心指导学生 受访者供图

创设美术手工社团

支教过程中,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次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为不能上学的孩子们点亮心灯。她积极参与学校防疫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尽心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赖老师开展户外实践活动10余次,无论课间十分钟还是放学后,赖老师经常与学生一起运动、谈心,抽时间进行家访,真切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渐渐地与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和学生亦师亦友。此外,赖老师还利用公开课和校外培训的契机,积极参与校内外优秀教师队伍交流学习活动。

赖老师回忆起刚刚来到廊田中心学校任教四年级的美术课程教学时,由于学校缺乏专职美术老师,学生美术基础较为薄弱,学生们也不善于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画画,这些都源于学生们不够自信,怕犯错,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对此,赖老师从心智启迪开始,她抓住小朋友都喜欢被表扬的特点,及时对做得好的学生做正向的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发光点并将其放大,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学生们自信了很多,越来越爱表达、懂表现、爱分享了!“每当授课后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向我展示自己满意的作品时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特别有几个平时不爱学习,是老师眼中的‘特殊’学生。我坚持有教无类,发现他们做手工特别有天赋就多加鼓励和支持,现在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作品也很用心去完成,慢慢地他们成了同学眼中的‘美术优秀代表’。”

平日里,赖老师还经常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聊天,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有需要帮扶的学生上报大朗乐昌指挥部,在此期间,赖老师和学生家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段时间赖老师生病发烧了,其中一位学生家长得知后,周末连续两天亲自做好饭菜送到她宿舍门口,独在异乡的赖老师被来自学生家长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许久。

“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为提高学校的美育工作,真真切切地帮助那些热爱美术的学子们,我主动向学校申请每周开展美术手工社团活动。”赖老师告诉记者,最终在学校、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在去年11月,学校四年级成立了美术社团。赖老师说,发现美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让孩子们发现美、热爱美,这不仅仅是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学会发现美,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让孩子们内心充盈阳光,生活乐观向上,追求精彩。“在美术课堂中,孩子们提升了自信、拓展了视野、动手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在爱表达、懂表现,知欣赏的审美素养培养方面也渐渐地深入孩子的内心。”赖老师接着说道,“美育的成效不容易被量化,却能让孩子们一生受益。”

做学生的美育使者

一年来,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赖老师的美术课,每到星期一,学生们便翘首以盼,非常期待、非常珍惜地上美术社团课,上课铃还没有打响,学生们都已摆好绘画工具等候赖老师的到来。经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在体验到了愉悦的同时,自我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增加了对美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从担任支教教师后,赖老师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美术“1+x教学”,其中的“1”是手工创意美术,以此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一项艺术特长,提升美术核心素养为目的,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赖老师告诉记者,在学校美育工作方面,她将结合自己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进一步优化校园及班级环境布置,向学校申请举办校园美术比赛活动及校园画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普及。教学上,将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整合完善,用新的理念培养孩子“会欣赏、能享受、乐表现”的情趣与能力,引导孩子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赖老师认为,支教不仅仅是作为老师传授知识,更是给孩子们带去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新鲜的事物,接受新奇的知识。同时支教也是一个提升、沉淀自己的过程,通过参加这次支教活动,既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了成就感,同时也给山区的孩子们播下一颗美育的种子。作为支教老师,能够为所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便是此行意义所在。“一线美术教师应将视觉美渗透在自我形象、环境布置之中,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承和创新美育精神,帮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做学生的美育使者。”赖老师如是说。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曾云妃